|
|
每年建8100張養老床位 2020年每千名戶籍老人55.6張
到2020年,廣州的人口老齡化比例將達到18.78%,老年人口175.07萬人,養老問題備受關注。18日,市政府常務會新聞發布會發布了《廣州市養老服務機構設施布局規劃(2013-2020)》(以下簡稱《規劃》),其中透露,在2014年至2020年期間,每年動工建設8100張養老床位,在原十區范圍內新選址53處地塊建設養老機構,用于緩解養老問題。
7在建地塊明年建成6400張床位
“目前,廣州市共有養老床位3.9萬張,每千名老人(60歲以上)擁有29張床位,與廣州市日益嚴峻的老齡化形勢以及日益增長的機構養老服務需求不相適應。”市民政局局長莊悅群在18日的發布會上表示,截至2013年底,廣州市共有133萬老年人,占戶籍人口總數的15.98%,高于全國、全省平均水平,預計今后一段時間將以每年4%的速度遞增,“人口老齡化與家庭小型化、高齡化、失能化、空巢化疊加,形勢非常嚴峻”。
記者了解到,按照4%的增速預測,到2020年,廣州市老年人口數將達到175.07萬人,人口老年化比例達到18.78%,這意味著到2020年,廣州市每5個市民中即有1個老年人。
為緩解、解決養老壓力,廣州市編制了《規劃》,以2012年為現狀年,規劃期限為2013年~2020年,在廣州市十區范圍規劃了53處新選址地塊。據悉,這53處新選址地塊凈用地面積144.42公頃,規劃新增5.1萬張床位,實現原十區每千名戶籍老人55.6張,達到并超過2020年全國每千名老年人35~40張的目標。“這其中在建地塊7處,計劃新增公辦養老床位6400張,2013年已動工,2015年將全部建成;近期(2014年~2016年)用地19處,凈用地面積82.86公頃,預計新增床位26305張;遠期(2017年~2020年)27處,凈用地面積27.21公頃,預計新增床位18302張。”莊悅群具體解釋道,《規劃》選址地塊主要分布在海珠、天河、白云、花都、蘿崗區,以上地塊可保障2014年~2020年每年動工建設床位約8100張,“今年到目前為止已經開工建設6600多張”。
新建養老機構離大中型醫院不超3公里
莊悅群同時表示,本輪養老機構的建設按照“五臨近一遠離”的標準進行——臨近醫療衛生設施、公共交通設施、生活配套設施和公園綠地、大型居住區,遠離鄰避設施。具體是:距離大中型醫療衛生設施不超過3000米,距離小型醫療衛生設施不超過500米,方便老年人就近醫療、康復等;距離重要公共交通設施不超過500米,便于老年人出行和子女探視;與公園綠地、健身設施的距離盡量不超過500米;臨近生活配套設施;臨近大型居住區,便于融入社區生活;遠離加油站、消防站等鄰避設施。滿足每千名老人40張床位的目標,在空間上合理布局養老機構。
莊悅群表示,到2015年,基本實現90%的老年人在社會保障體系和服務體系支持下通過家庭照顧養老、6%左右的老年人可由社區提供日間照料和托老服務、4%的老年人可入住養老機構的目標。
53塊新選址地塊不會變商業用地
“這53處地塊規劃用途是屬于養老機構的用地,并不是養老地產的用地,現在用地性質是社會福利用地,并不是商業用地,我們也不會將這些用地給有關機構或者個人當做養老產業的用地。”對于53處新選址地塊,莊悅群強調用地性質非常明確,將嚴禁改變用途用作住宅、商業等房地產開發。
由于從化、增城目前還在進行區劃調整,莊悅群表示,待以上兩地完成區劃調整后,將編制該兩區域的養老服務機構設施布局規劃、落實用地選址,連同花都、番禺、南沙等外圍城區和越秀等中心城區增加的規劃一并納入補充規劃。
到2020年,廣州的人口老齡化比例將達到18.78%,老年人口175.07萬人,養老問題備受關注。18日,市政府常務會新聞發布會發布了《廣州市養老服務機構設施布局規劃(2013-2020)》(以下簡稱《規劃》),其中透露,在2014年至2020年期間,每年動工建設8100張養老床位,在原十區范圍內新選址53處地塊建設養老機構,用于緩解養老問題。
7在建地塊明年建成6400張床位
“目前,廣州市共有養老床位3.9萬張,每千名老人(60歲以上)擁有29張床位,與廣州市日益嚴峻的老齡化形勢以及日益增長的機構養老服務需求不相適應。”市民政局局長莊悅群在18日的發布會上表示,截至2013年底,廣州市共有133萬老年人,占戶籍人口總數的15.98%,高于全國、全省平均水平,預計今后一段時間將以每年4%的速度遞增,“人口老齡化與家庭小型化、高齡化、失能化、空巢化疊加,形勢非常嚴峻”。
記者了解到,按照4%的增速預測,到2020年,廣州市老年人口數將達到175.07萬人,人口老年化比例達到18.78%,這意味著到2020年,廣州市每5個市民中即有1個老年人。
為緩解、解決養老壓力,廣州市編制了《規劃》,以2012年為現狀年,規劃期限為2013年~2020年,在廣州市十區范圍規劃了53處新選址地塊。據悉,這53處新選址地塊凈用地面積144.42公頃,規劃新增5.1萬張床位,實現原十區每千名戶籍老人55.6張,達到并超過2020年全國每千名老年人35~40張的目標。“這其中在建地塊7處,計劃新增公辦養老床位6400張,2013年已動工,2015年將全部建成;近期(2014年~2016年)用地19處,凈用地面積82.86公頃,預計新增床位26305張;遠期(2017年~2020年)27處,凈用地面積27.21公頃,預計新增床位18302張。”莊悅群具體解釋道,《規劃》選址地塊主要分布在海珠、天河、白云、花都、蘿崗區,以上地塊可保障2014年~2020年每年動工建設床位約8100張,“今年到目前為止已經開工建設6600多張”。
新建養老機構離大中型醫院不超3公里
莊悅群同時表示,本輪養老機構的建設按照“五臨近一遠離”的標準進行——臨近醫療衛生設施、公共交通設施、生活配套設施和公園綠地、大型居住區,遠離鄰避設施。具體是:距離大中型醫療衛生設施不超過3000米,距離小型醫療衛生設施不超過500米,方便老年人就近醫療、康復等;距離重要公共交通設施不超過500米,便于老年人出行和子女探視;與公園綠地、健身設施的距離盡量不超過500米;臨近生活配套設施;臨近大型居住區,便于融入社區生活;遠離加油站、消防站等鄰避設施。滿足每千名老人40張床位的目標,在空間上合理布局養老機構。
莊悅群表示,到2015年,基本實現90%的老年人在社會保障體系和服務體系支持下通過家庭照顧養老、6%左右的老年人可由社區提供日間照料和托老服務、4%的老年人可入住養老機構的目標。
53塊新選址地塊不會變商業用地
“這53處地塊規劃用途是屬于養老機構的用地,并不是養老地產的用地,現在用地性質是社會福利用地,并不是商業用地,我們也不會將這些用地給有關機構或者個人當做養老產業的用地。”對于53處新選址地塊,莊悅群強調用地性質非常明確,將嚴禁改變用途用作住宅、商業等房地產開發。
由于從化、增城目前還在進行區劃調整,莊悅群表示,待以上兩地完成區劃調整后,將編制該兩區域的養老服務機構設施布局規劃、落實用地選址,連同花都、番禺、南沙等外圍城區和越秀等中心城區增加的規劃一并納入補充規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