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以“文明,讓鄉村更美好”為主題的中國文明鄉風大會在陜西省延安市隆重舉行。來自全國各地的專家學者、基層干部、農民代表、文化工作者等齊聚一堂,為培育文明鄉風、助力鄉村全面振興匯聚智慧與力量。
大會期間發布了《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保護傳承研究報告》,選取了部分典型案例,介紹地方實踐和經驗做法,以促進各地交流互鑒。其中,《以“六大抓手”推進荔枝與絲苗米雙農遺保護利用——廣東省廣州市增城區重要農業文化遺產保護傳承實踐》入選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保護傳承研究報告典型案例。
增城是全國著名的“荔枝之鄉”。荔枝農業文化遺產內容豐富、特色鮮明、價值突出。增城荔枝品種從1978年的30多個發展到目前的70多個,擁有掛綠、仙進奉、北園綠、水晶球、桂味、糯米糍等優質荔枝品種;還擁有百年以上的荔枝樹及群落,荔枝種植歷史悠久且影響深遠。2020年廣東嶺南荔枝種植系統(增城)入選第五批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名錄。

增城還是絲苗米的發源地,被譽為“中國絲苗米之鄉”。增城絲苗米文化系統歷史已超過500年。一直以來,增城區高度重視絲苗米產業發展。2004年增城絲苗米通過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認證,2018年成功注冊地理標志證明商標,成為“雙標”地理標志產品。2023年廣東增城絲苗米文化系統入選第七批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名錄。

目前,增城有多個絲苗品種保存在廣東省水稻種質資源庫,如增城絲苗、高腳絲苗等26個增城地方種;香絲苗、矮絲苗選8、野澳絲苗等17個選育種;野生稻種58個。在增城農科所,保存了巴太早香、巴太香、九七香、黃增絲苗、巴太香占、穗增香、蒙太占、香絲苗A、巴太長香、增油占、長絲苗、巴航早絲苗、巴航絲苗、巴太紅香稻、巴太黑香稻等品種。
關注 · 廣州政府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