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4日,在粵港澳大灣區低空經濟產業聯盟成立一周年之際,粵港澳大灣區低空經濟產業聯盟合作交流會暨廣州開發區低空產業對接會,在大灣區(黃埔)低空經濟產業創新中心舉行。
交流會上,廣州開發區、黃埔區正式發布《廣州開發區(黃埔區)促進低空經濟與航空航天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簡稱“低空11條”),從項目引育、基礎設施、場景應用等八大維度加碼低空產業,單個條款最高獎勵3000萬元。另外,黃埔區低空領域的代表性企業、園區在現場進行了推介,多家區內企業還獲選聯盟新增理事單位、新增成員單位。
最高3000萬元獎補,驅動空天全鏈條躍升
2023年底,廣州開發區、黃埔區對外發布了《廣州開發區(黃埔區)促進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即“低空10條”以及政策實施細則。今年,黃埔區再次推出該政策的升級版“低空11條”,足見黃埔區對低空產業的高度重視。
目前廣州開發區、黃埔區低空產業規模已有約150億元,匯聚低空產業上下游企業超50家。在全力構建“12136”現代化產業體系過程中,專門成立了低空經濟與航空航天產業發展辦公室。低空產業,毫無疑問已經成為黃埔培育新質生產力落實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
廣州開發區、黃埔區發展和改革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我們拿出了一系列有誠意、有力度、可操作的舉措,從項目引育、基礎設施、產業集聚、飛行服務、人才培訓、適航審定、技術攻關、應用場景等維度給予資金支持。
真金白銀支持和精準靶向服務是“低空11條”的核心,單個條款最高獎勵3000萬元,主要針對相關企業取得航空器型號合格證、生產許可證兩大關鍵證件。此外,還包括諸如單個項目落戶最高補貼1000萬元;參與黃埔區低空飛行基礎設施建設的企業每年最高可獲補貼600萬元;對載物、載人等示范項目最高給予300萬元運營補貼;單個企業入住相關產業園區,租金補貼最高可達200萬元等。
在服務方面,政策支持整機制造企業開展智能航空器適航取證和本地配套率提升。以億航智能、小鵬匯天、廣汽高域等整機制造龍頭企業為引領,實現低空產業“鏈式”發展;增加無人機操作員、新型航空器駕駛員業務培訓支持等。
標桿應用場景逐個實現,年底匯聚超百家強企
政策扶持企業,而企業也在通過新產品、新技術、新場景的落地,助力廣州開發區、黃埔區低空產業持續壯大。作為粵港澳大灣區低空經濟產業聯盟首批理事單位之一,廣州開發區交通投資集團及旗下廣州開發區低空產業發展有限公司,充分發揮國企優勢,早布局、早謀劃,可以說是當之無愧的“排頭兵”。
廣州開發區低空產業發展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吳偉文表示:“交投集團及低空產業公司通過‘新基建+場景+園區+基金’四位一體布局,在低空領域形成了一批可復制、可推廣的‘黃埔經驗’,力爭到今年底助力全區集聚低空企業超100家。”
據了解,今年廣州開發區低空產業發展有限公司聯合黃埔海關、相關外貿企業開通全國首條保稅物流航線,較傳統運輸方式可壓縮運輸時間50%,綜合成本節約至少10%,打造“低空經濟+特殊監管區域”新標桿場景,目前已實現常態化運營。
如今,類似這樣融入生產生活的應用場景,在低空經濟高速發展的黃埔,已經逐個從設想變為現實。這背后,是一大批優秀企業借政策東風,共同搭起黃埔這座“天空之城”。
活動現場,這些企業也被吸納為粵港澳大灣區低空經濟產業聯盟新增的理事單位和成員單位,包括廣州市新航科技有限公司、廣州中雷電科科技有限公司等。
新航科技是目前國內低空經濟與航空航天照明領域的細分龍頭,是國內唯一一家具有航空障礙燈、機場助航燈、直升機場助航燈等全品類CAAC資質認證的企業;中雷電科自主研發的X波段相控陣測雨雷達硬件性能指標國際領先,產品覆蓋低空安防、載具導航、通信基建等剛需場景,有望成為該領域核心供應商。
“黃埔為低空企業提供了一個非常開放、自由的發展環境,這也是為什么許多細分領域的科技企業愿意來這的原因。也正是因為黃埔的產業環境,我們才能不斷去實現技術升級與產品迭代,我認為新的低空產業專項政策切中企業的需求。”廣州中雷電科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甘星洋說。
關注 · 廣州政府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