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廣州市園區人才年金現場觀摩會暨廣州民間金融街人才年金簽約活動在穗召開。

活動由廣州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越秀區人民政府聯合主辦,廣州民間金融街管理委員會、中國工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廣州分行聯合承辦。協同各區人社局、部分園區管理部門齊聚廣州民間金融街,共繪人才年金發展新藍圖。
厚植沃土,構筑人才年金長效激勵機制
廣州市人社局介紹,企業年金作為我國多層次多支柱養老保險體系的“第二支柱”,已成為幫助企業引才、留才、聚才的“金鑰匙”。目前,全市建立年金企業達3166家,覆蓋職工52萬人。
為破解中小微企業“建不起、管不好”年金難題,2024年12月底,市人社局出臺了《廣州市企業(片區、行業、園區)人才年金方案備案指引(試行)》,支持片區、行業、園區、企業建立人才年金。試行半年多來,有122家企業踴躍建立了企業人才年金,通過人才年金的薪酬福利遞延功能,構筑人才長效激勵留用機制,不僅將人才“引進來”,還讓人才“留得住”。
廣州市人社局積極動員、引導全市各受托機構發揮市場主導作用,深入園區廣泛發動,并聯合有意向的受托管理機構,向園區、企業開展政策宣講釋疑服務,支持各類園區打造集約化年金共享模式。
先行先試,打造民間金融街集約化年金樣板
活動現場,廣州民間金融街人才年金簽約落地,首批近50家企業、覆蓋超百名金融管理人才加入。這標志著我市園區人才年金的正式啟航,也標志著我市多層次、多支柱養老保險體系建設又邁出了堅實一步。
在廣州市人社局的指導推動、越秀區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廣州民間金融街管委會率先行動、受托機構工商銀行廣州分行積極發動,共同建立廣州民間金融街人才年金。創新采用園區統籌、企業加入、人才收益的集約共享模式,由園區統一備案籌建,大幅降低小微企業單獨建立的管理成本。企業可以根據經營情況,先行覆蓋核心骨干人才,逐步覆蓋其他職工,實現精準激勵。
統籌指導,推動園區人才年金“點上開花”到“面上成景”
會上,市人社局統籌指導全市園區人才年金工作,要求全市“一盤棋”,各區、各部門加強協同,將園區人才年金作為筑牢我市人才高地、精準支持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的重要抓手,構建上下協同、內外貫通的人才年金共建發展格局。
市人社局加強業務指導,明確推動園區人才年金工作的6大舉措、18項工作任務,提出3個創建園區人才年金的運行機制和方式方法,供各園區參考使用,助推各園區年金方案“百花齊放”;要求各區積極聯動園區,迅速掀起政策宣講和試點培育熱潮,每區遴選1-2個重點產業園區作為試點,堅持“一園一策、一企一標準”,建立專項對接服務機制,全流程指導方案制定與落地。
全市要小步快跑、循序漸進拓展覆蓋面,實現“穩起步、廣覆蓋”,努力讓人才年金成為我市優質園區的“標配”和引才留才的“招牌”。
此次會議吹響了廣州園區人才年金建設的集結號,隨著政策紅利持續釋放和服務體系日益完善,人才年金必將成為廣州厚植產業發展新優勢、書寫養老金融大文章的強勁引擎,為我市扎實推進現代化產業體系建設注入澎湃的人才動能。
廣州市人才年金首批發起機構亮相
本次人才年金代理機構——廣州越富人才發展有限公司,是越秀區屬國企越富投控旗下獨資子公司,也是廣州民間金融街落實人才服務的重點配套。
作為廣州民間金融街人才年金執行委員會選舉的代理機構,其具備人才服務業務背景并熟悉園區運營管理,可通過發揮“政、銀、企、人”強紐帶作用,落實好園區人才年金的推廣發動、申請受理(企業端)、日常資格審查、政府備案以及人才年金企業職工代表聯席會議等系列工作。
首批發起的5個機構特色鮮明,涵蓋3家地方金融組織(廣州網商融資擔保有限公司、廣州慧新互聯網小額貸款有限公司、廣州寶乾互聯網小額貸款有限公司)以及2家園區配套服務機構(廣州市越秀區明達金融權益調解中心、廣州丘大三元餐飲管理有限公司)。
活動現場,人才年金發起機構及員工代表、代理機構法定代表人,與受托機構正式簽署了廣州民間金融街人才年金方案、受托合同以及申請書,標志著全省首個園區人才年金在廣州民間金融街正式落地,象征著我市多層次養老保障體系建設邁出關鍵一步,更彰顯了越秀區在養老金融改革創新道路上的銳意進取與堅定擔當。
首批發起機構廣州網商融資擔保有限公司的簽約代表謝汝琪小姐介紹:“我們的股東是新大陸集團(中國服務業500強),作為以數字技術為核心的高科技產業集團,持續創新、服務社會是我們企業文化的核心。這次能參與廣州民間金融街人才年金,支持養老金融發展大局,無論是對員工、企業還是社會,都是好事。”
作為配套服務機構,越秀區明達金融權益調解中心高度認同廣州民間金融街園區的養老金融工作理念。該機構參會代表肖志剛先生介紹:“作為新進扎根在廣州民間金融街發展的機構,這里產業資源多、營商環境好,我們很看好這片沃土。發展養老金融是國家戰略、大勢所趨,能作為首批機構參與人才年金,我們深感榮幸,也會發動更多兄弟機構參與進來。”
廣州民間金融街:金融創新發展的試驗田
廣州民間金融街是全國首條民間金融街,于2012年經省政府批復同意建設。一直以來,廣州民間金融街堅守普惠初心、牢記發展使命,積極發揮集聚效應、突出服務功能,在規范民間融資、引導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等方面,在全國范圍內樹立了先進示范,成為了全市乃至全省金融亮麗名片。
廣州民間金融街現代金融體系完備,地方金融全國領先。歷經十余年發展,現已涵蓋銀行、保險、小額貸款、融資擔保、商業保理、基金等全方位金融業態,園區入駐機構超800家,其中金融類機構345家,地方金融組織資本總量超過500億元。先后榮獲全國首個且唯一的全國民間金融知名品牌示范區、全省首個數字普惠金融監管試驗區、首個公益金融試驗區等榮譽,經中國質量認證中心(CQC)測評,園區區域品牌價值高達208.35億元。
廣州民間金融街堅持創新發展,奮力譜寫高質量發展新篇。近年來,廣州民間金融街認真貫徹落實市政府關于“提質發展民間金融街等功能性平臺”要求,在穩固地方金融先發優勢的同時,錨定“金融+”發展戰略,深化金融與產業融合,激活區域發展新動力——
“金融+健康醫療”深度融合,積極吸引強生、賽諾菲、精鼎醫藥等近20家全球性或國內領域優質企業落戶投資;
“金融+現代商貿”創新聯動,成功活化“大三元酒家”百年老字號原址開業,引入全省首臺商圈領域“數字人民幣+外幣兌換智慧柜員機”落地萬菱廣場,助力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
“金融+文化旅游”緊密互促,以“繡花功夫”持續推進園區歷史建筑改造提升,延續金融文脈底蘊,突出歷史文化符號,并將建設全市首個沉井式停車場,進一步推進中心城區空間資源集約利用。
越秀區以創新實踐豐富“養老金融大文章”
在省委金融辦、市委金融辦的指導下,越秀區著力發揮養老工作扎實基礎、金融產業要素聚集、銀發經濟場景豐富以及廣州民間金融街品牌特色等優勢,積極創建養老金融(廣東)示范區,以建立養老金融高質量發展可復制、可推廣的樣板為目標,探索覆蓋養老產業鏈的綜合金融服務新路徑、新模式,以期切實增進民生福祉,托舉群眾幸福晚年。
2025年二季度,廣州民間金融街管理委員會聯合廣東省老齡產業協會等單位,凝聚8家金融機構及23家企業,在海印繽繽廣場(廣交會舊址)舉辦“金彩銀齡融光煥發”為主題的金融賦能銀發集市活動,整合“政、金、會、企”資源打造一站式養老金融與銀發消費場景,累計接待客流近5500人次,新增信用卡、社保卡、個人養老金開戶等個金業務1130筆,居家適老化改造業務訂單50筆。
在該活動現場,廣州民間金融街管委會與工商銀行廣州第二支行達成“園區人才年金”戰略合作,并面向廣州民間金融街園區企業,開展了人才年金政策宣講、解讀政策要點,有效激發了重點企業及人才關注,為本次人才年金項目的成功落地埋下了伏筆。在三季度,廣州民間金融街在全省率先成功落地園區人才年金,是越秀區創建養老金融(廣東)示范區推進養老金金融領域改革創新的階段性成果。
下一步,越秀區將著力構建養老金金融、養老產業金融、養老服務金融綜合體系,為區域老年群體提供更具溫度、更有質感的養老金融服務,為粵港澳大灣區養老金融創新發展探索可復制、可推廣的“越秀經驗”,讓養老金融和銀發經濟為群眾帶來更多可感可及的實惠。
關注 · 廣州政府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