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充值健身卡后遭遇商家卷款跑路”“美容院辦卡后資金安全難以保障”“店鋪閉店后剩余費用拒不退還”……在預付式消費愈發普及的當下,這些擔憂早已成了老百姓心頭揮之不去的“刺”。
10月11日,廣州預付費資金監管平臺“廣信預”宣布上線,將“事后救火”扭轉為“事前監管”,通過把商戶備案、合同簽署、資金存管、風險預警這些關鍵環節串起來,打造全鏈條監管閉環,既為消費者的預付資金加裝“安全鎖”,也為誠信企業貼上“信用碼”。
未消費資金存在監管賬戶中
記者體驗了“廣信預”微信小程序,通過實名認證登錄,消費者可在平臺上選購入駐商家的年卡、多次卡等預付產品。預付資金顯示在消費者的“監管資金”賬戶中,消費記錄一目了然。
該平臺依托數字人民幣APP“元管家”預付資金管理模板進行開發,采用智能合約技術實現預付資金“一筆一清、實時清算”,覆蓋資金發行、購買、核銷等全流程閉環管理,設有微信小程序、“廣信預”APP等使用形式。
具體而言,消費者向商戶支付時,預付資金將由“元管家”產品提供保障,并進入加載智能合約的數字人民幣錢包中,以保證資金的安全;消費時,智能合約將依據預設條件計算應付金額,并從錢包中自動執行資金劃轉至商戶錢包。
沒有消費的資金則繼續存管在消費者的錢包內,一旦商戶出現破產、卷款跑路、停止服務等異常經營情況,智能合約將保障預付資金安全退還。如果消費者有退款需求的,則可以依照消費者和商戶的合約約定,消費者可以直接發起退款,只要滿足退款條件,資金也會即刻投入到消費者的賬戶。
入駐商家已達199戶
上線當天,“廣信預”平臺已入駐商家199戶,業態涵蓋幼兒托育、運動健身、美容養生、教育培育、餐飲美食等七大領域,涉及市民日常消費方方面面。
如何推動商戶入駐平臺的積極性呢?平臺建設方代表、廣州數科集團相關人士介紹,一方面,商戶入駐 “廣信預”平臺,更容易得到消費者的認可。另一方面,消費實時核銷,資金即刻到賬,數字人民幣賬戶提現零手續費,而且是當天提現當天到賬。同時,商戶將獲得平臺提供的多方面賦能,包括銀行的低息融資產品等各種增值服務。
活動現場,“廣信預”平臺代表與廣州市衛健、商務、民政等6家行業主管部門簽署戰略協議,并為各行業首批入駐10家商戶代表頒發信譽商戶標識。
據了解,早在今年5月,廣州市消費者權益保護工作部門間聯席會議辦公室印發《預付費領域矛盾風險專項治理總體工作方案》,明確建設全市消費預付資金監管服務平臺。在中國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究所和廣州市委、市政府的指導下,在廣州市委金融辦的支持下,廣州數科集團探索搭建了這一數字人民幣消費預付資金監管平臺。
關注 · 廣州政府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