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24日,黃埔區舉行第七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座談會,為專精特新企業搭建交流互動平臺。近日公布的2025年第七批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名單顯示,廣州開發區、黃埔區共47家企業入選,占廣州市37.3%,同比增長21%。
打造中小企業發展友好營商環境
做強產業基礎。2024年,廣州開發區、黃埔區工業總產值超8200億元,連續五年穩居中國工業百強區前三。目前,全區已形成新型顯示、汽車制造、綠色能源、新材料、美妝大健康五大千億級產業集群和高端裝備、生物技術、集成電路三大百億級產業集群。今年來,傳統產業煥發新優勢,1-9月新能源汽車產量超20萬臺,增長超200%,落地總投資超600億元的藏粵直流項目;戰新興產業邁上新臺階,獲批國家新型工業化產業示范基地(智能裝備),生物醫藥產業園區綜合競爭力躋身全國前5,集成電路產業第三極核心承載區正在加速建成;未來產業釋放新動能,人工智能重點產業規模突破550億元,億航智能全球首家集齊民用航空器適航“四證”,小鵬匯天落地全球首個飛行汽車智造基地,引進逸文科技打造智能穿戴產業集群。
加強政策引領。強化優質中小企業梯度培育,對新認定的瞪羚企業、獨角獸企業(潛在獨角獸企業),按補差方式給予最高200萬元扶持;對新認定的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國家級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按補差方式給予最高200萬元扶持;推動企業建立內部研發機構和完善內部創新體系,按最高1500萬元支持重點企業技術攻關和成果轉化。
加大產業空間支撐。創新推出“用地直通車”機制,對高增長“小巨人”企業優先保障用地需求,不設招商準入門檻、簡化用地上會程序,優先保障用地需求。強化產業載體空間保障,建成特色產業園、新質生產力產業空間面積超220萬平方米,推動5個試點園區向專精特新企業轉讓用房約1.89萬平方米、租賃用房約20萬平方米。拿出15萬平方米作為“零租金”試點產業空間。
構建全鏈條服務。發揮重點園區、行業協會、中小企業服務站的溝通橋梁作用,推動政策鏈、需求鏈、資源鏈高效銜接,建設高粘性創新發展生態圈。協同聯動金融機構,聚焦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關鍵環節和關鍵發展時期,實行分層分類分級指導,及時提供投融資、技術支持、人才招引、管理培訓、孵化加速及上市培育等專業化精準服務。
助力中小企業轉型升級
推動技術攻關。鼓勵專精特新企業專注于科技創新,深耕細分領域,攻克一批“卡脖子”關鍵核心技術,培育出一批產業鏈“配套專家”。如在高端裝備領域,億航智能全球首家集齊“四證”,解鎖無人駕駛航空器商業化;新材料領域,新萊福自主研發磁性白板材料,全球市場占有率連續多年穩居第一;核心電子元器件領域,艾佛光通全球首創單晶氮化鋁的5G體聲波BAW濾波器芯片技術路線,打破國外廠商在中高端濾波器市場的壟斷地位。
促進數字化轉型。探索專精特新中小數字轉型企業新模式,形成一批“小型化、快速化、輕量化、精準化”的系統解決方案和產品,“點線面”系統持續推動工業企業增強數字化設計、智能化改造、精益化管理能力,培育打造5G全連接示范工廠、智能制造示范工廠等示范工廠,帶動專精特新企業“看樣學樣”加快數字化轉型步伐。
廣州開發區、黃埔區作為全國首個“中小企業能辦大事”創新示范區,累計培育國家級重點“小巨人”企業38家,占廣州全市51.35%;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209家,占廣州全市43.6%,培育數量在全國各區縣排名第六。專精特新企業是新質生產力的主力軍,全區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總營收已突破700億,增速較全區“四上”企業高14個百分點,21家小巨人企業已成功上市,為區域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堅實支撐。
關注 · 廣州政府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