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以“花樣經濟賦能高質量發展,花文旅融合助力鄉村振興”為主題的2025廣州花都和美鄉村三角梅賞花季活動在花都區馬嶺觀花植物園盛大開幕。活動以三角梅為媒介,充分發揮花都“中國花卉之都”產業優勢,打造“以花興產、以花促旅、以花惠民”的綜合性平臺,集中展示花卉新品種、新技術、新成果和新應用,推動花卉產業升級與農文旅融合發展,為鄉村振興注入“美麗經濟”活水。
以花為名
齊聚花都共繪“美麗藍圖”
2025廣州花都和美鄉村三角梅賞花季活動由中國花卉協會指導,中國花卉協會綠化觀賞苗木分會、廣東省花卉協會、廣東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協會聯合主辦,廣東馬嶺觀花生態園有限公司承辦。中國花卉協會領導,省農業農村部門、林業部門領導,市農業農村部門領導,花都區相關領導,以及高校科研院所、行業企業及媒體代表等近500人齊聚一堂,共繪花卉產業發展“美麗藍圖”,共賞花都“美麗經濟”精彩綻放。
活動現場舉行了一系列重磅簽約與揭牌儀式:廣州市農業農村局與京東零售啟動共同推進廣州花卉電商產業高質量發展合作儀式,花都區政府與仲愷農業工程學院簽訂合作框架協議,馬嶺觀花植物園與相關主體簽訂文旅合作協議,并舉行賞花季活動啟動暨巴拿馬花園揭牌儀式。
儀式結束后,與會嘉賓們參觀了廣州市新優花卉品種展,和以霓裳園為核心、面積超5萬平方米的三角梅主題戶外花展。300余棵造型盆景與近200個室內花卉優新品種爭奇斗艷,展現了花都在花卉育種、栽培與場景應用上的厚重底蘊與強大實力。
據了解,2025廣州花都和美鄉村三角梅賞花季活動將持續至11月30日,系列活動融合產業交流、科技賦能、市民體驗于一體,涵蓋廣東省花卉協會年會暨三角梅產業交流會、“AI賦能·電商助農”數字農業直播大賽、三角梅時尚露營節等,內容豐富多彩,助推“花樣經濟”別樣綻放。
以花興業
擦亮花都花卉“金字招牌”
花都以花為名、以花為美,立足資源稟賦,依托區位優勢,做優做強特色花卉產業。全區現有16家花卉農業龍頭企業、50家百畝以上規模企業,建成大型花卉交易市場1個、省級現代花卉產業園1個,形成從種業研發、智能生產到全球銷售的全產業鏈示范體系。赤坭鎮瑞嶺村憑借盆景苗木產業獲評“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和“全國鄉村特色產業超億元村”,花都區獲評以瑞嶺盆景為特色主導產品的廣東省特色農產品優勢區。2024年全區花卉種植面積約10萬畝,花卉產值34.32億元,居全市第一。
種源領跑,厚植“花”根基。依托科研院所、企業等建設花卉種質資源庫,收集保存種質資源超1.8萬份,育種面積1.6萬多平方米,新品種儲備超1600個。引導花卉種業資源、科研人才等要素向重點優勢種業企業集聚,培育國內首家蝴蝶蘭組培種苗研發企業——陸仕生物,在精品花卉育繁推體系上走在前列。
科技鑄魂,雕琢“花”精品。聯合香港科技大學(廣州)打造全國首個“微景智成”AI盆景設計平臺,推動傳統盆景藝術數字化躍升。溪林園藝攜手港科大和仲愷農業工程學院研發3款“全息影像AI鉆石花”系列新品。設立瑞嶺盆景博士工作站、10間大師工作坊,成立仲花現代農業研究院,構建“政—校—企”協同的花卉產業科創共同體。
商通全球,拓展“花”市場。建成華南地區重要花卉集散平臺“廣州花卉之都”,年交易額約3.6億元。緊抓農村電商發展機遇,與京東平臺共建“穗農優品區域特色館”,開辟線上銷售新渠道。培育溪林、蔚萊等日銷超5000單的標桿電商,發財樹、銀柳等單品線上日銷量長期位居全國前列。2023年以來花卉電商銷售額突破25億元,2024年花卉綠植出口超800萬盆。
以花促融
打造鄉村振興“花都樣板”
三角梅賞花季活動的盛大舉辦,是花都區持續推進農文旅融合發展的一個生動縮影。近年來,花都區以“百千萬工程”為引領,依托“山、水、林、田、花”生態基礎,發揮農業特色優勢,深化農文旅融合發展,因地制宜打造出春陽臺藝術文化中心、馬嶺觀花植物園、世間香境七溪地、竹洞村、紅山村等一批各具特色的休閑農業、美麗鄉村精品示范,推動全區休閑農業提檔升級。2024年全區休閑農業接待游客突破350萬人次,“以農促旅、以旅強農”的融合發展路徑日益清晰。
據介紹,花都區農業總產值連續兩年突破百億元大關,增速穩居全市主要涉農區前列。培育了“盆景、花卉、漁業、果蔬、畜禽”5個10億級產業集群,獲評全國休閑農業重點縣、全國農產品骨干冷鏈物流重點縣等國家級榮譽,成功入選2025年全國農村綜合性改革試點試驗名單,“花漾年華”示范帶獲評“省十大鄉村振興示范帶”,全區98%以上行政村達省定美麗宜居村標準,成功打造一批各具特色、各美其美的典型村,鄉村振興底色更亮、成色更足。
未來,花都區將以此次三角梅賞花季活動為契機,進一步擦亮特色花卉產業“金字招牌”,做活農文旅融合發展文章,加快建設現代農業強區,推動農業更強、農村更美、農民更富,奮力書寫鄉村全面振興的花都新篇章。
關注 · 廣州政府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