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一刻鐘”定義市民生活溫度
當前,廣州以“一刻鐘”為半徑,重新定義街坊市民生活溫度的生動縮影。自2022年廣州入選全國一刻鐘便民生活圈試點以來,廣州市商務局基于廣州千年商都、嶺南特色、活力花城的城市特質,打造具有“老廣”味道的一刻鐘便民生活圈,通過各具特色的試點生活圈建設來摸索廣州的建圈經驗。
日前廣州在全國率先發布《廣州市城市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建設指引》與《廣州市城市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建設專項規劃》(以下簡稱《建設指引》和《專項規劃》)。據介紹,針對不同類型生活圈的需求差異,文件對應提出集聚式、街坊式、分散式三類商業形態,極大增強政策的精準性與落地性。
《建設指引》和《專項規劃》打破了過去以單純地理空間為劃分依據的模式,依據人群結構與消費特征,將生活圈劃分為老年友好型、青年活力型、國際包容型、綜合市民型四類。針對不同類型生活圈的需求差異,文件對應提出集聚式、街坊式、分散式三類商業形態,極大增強政策的精準性與落地性。

廣州創新以“場景化”表達展現政策成效,讓市民在衣食住行的細微變化中,真切感受到“一刻鐘便民生活圈”的幸福溫度。
構建“3大類87小類”業態體系
創新構建“3大類87小類”業態體系,傳承廣府特色。新增了“特色供給類”,從而構建起獨特的“3大類87小類”業態體系。作為基層智慧的“萃取器”,《建設指引》和《專項規劃》對荔灣、越秀等老城區長期形成的廣府生活文化的認定,將早茶店、涼茶鋪等納入特色供給類業態,并通過配置標準引導外圍區域補齊廣府特色服務,實現文化傳承與便民服務雙贏。
《建設指引》和《專項規劃》如同基層工作的“指南針”,為各區普遍性困惑提供精準解決方案。面對從化區的農文旅融合需求,明確“特色供給類”業態標準,助力從化打造出“樂動江埔”等五大主題矩陣,使汽車消費補貼等政策精準觸達居民,解決了“資源如何整合”的困惑。針對海珠區沙園街面臨商業業態及便民服務覆蓋斷層等問題,落地京東MALL超級體驗店,引入500+全球品牌,并推出“羊城家裝補貼”活動,讓居民步行15分鐘即可享受品質消費。
關注 · 廣州政府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