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坐落于廣州南沙橫瀝島尖國際金融島的南沙期貨產業園正式開園,標志著全國首個期貨金融業全要素產業園揚帆起航。這不僅是南沙金融產業集聚發展的里程碑,更是其構建現代化金融體系、推動“五港聯動”中金融港高質量發展的關鍵一步。“項目不僅如期交付,還比原計劃提前了兩個月,這離不開建行靈活高效的融資支持。”廣州南投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李果說。
這是建行助力南沙打造粵港澳大灣區國際金融樞紐重要節點的生動實踐。作為在南沙深耕多年的金融主力軍,建設銀行廣州分行深入貫徹“南沙金融30條”,圍繞南沙開發建設場景,主動融入服務大灣區高質量發展,以堅實的資金保障與機制創新,持續推動國家戰略精準落地。
筑巢引鳳:期貨產業園鑄就金融新高地
在國際金融島核心區域,毗鄰IFF國際金融論壇會議中心,一座形如“金飯碗”的建筑熠熠生輝——這正是南沙期貨產業園的核心地標。園區坐擁270°環幕海景,以“金融會客廳”之姿,與國際金融論壇會議中心、嶺南東方酒店共同構成“金融+會展+商務”的黃金三角,有力支撐全國首個國際金融島的建設藍圖。
據了解,南沙期貨產業園項目總建筑面積約15萬平方米,涵蓋8棟建筑,包括3棟高層商務樓宇、4棟海景總部獨棟以及1座文化交流中心,“金飯碗”造型就是文化交流中心。
李果表示,規劃建設期貨產業園,是南沙圍繞國家戰略、對標國際水準,推動金融業創新發展與集聚提升的關鍵舉措,也是落實“南沙金融30條”中“高標準建設明珠金融創新集聚區、期貨產業園等平臺”要求的具體實踐。
如此大型項目的順利推進,離不開強有力的資金支持。早在2023年11月,建行廣東自貿試驗區分行在日常走訪中了解到項目的建設規劃和資金需求,便主動靠前服務,密切跟進項目進展,積極推薦適配產品。面對項目總投資大、建設工期緊張、用款需求靈活等多重需求,建行以牽頭代理行身份聯合其他銀行組成銀團,牽頭進行土地評估、抵押、合同簽訂等工作,并加強與銀團成員的密切溝通,及時響應客戶需求,協調解決各類問題。最終于2024年4月,成功為項目投放貸款,保證了項目的建設運行。據了解,該項目總投資18.67億元,其中銀行融資15億元,建行作為牽頭行批復6億元。
目前,園區已吸引一批金融領域龍頭企業及知名機構入駐或達成明確意向。其中,廣州期貨交易所正積極推動其科技子公司搬遷進駐;易方達財富銷售子公司、天賜材料等代表性企業也已完成注冊。此外,園區還與多家機構達成合作意向,涵蓋期貨、百億私募、龍頭銀行及其他重點金融企業,初步形成以期貨為引領、多元業態協同發展的產業生態,彰顯南沙作為大灣區金融新高地的強大吸引力與發展潛力。
“建行牽頭提供的銀團貸款額度高、期限長,資金到位也十分及時,不僅保證項目如期完工,更提前兩個月竣工。”李果表示。
充足的資金保障也使園區得以配備完善的商務與生活服務設施,包括智慧餐廳、共享會議室、路演廳、健身房等,并通過“政策服務驛站”提供從申報到落地的一站式支持。配套人才公寓等設施,共同構建出“宜業亦宜居”的產業生態圈,為入駐企業提供全方位保障。
數字賦能:金融市場互聯互通持續深化
大灣區金融市場互聯互通持續深化,建行廣州分行積極投身前沿探索與創新實踐。
位于南沙區龍穴島的廣州港南沙港區三期碼頭,正呈現一派繁忙景象——成千上萬的集裝箱在遠程操控技術的調度下高效流轉,發往全球各地。該碼頭布局有4個10萬噸級和2個7萬噸級集裝箱泊位,設計年通過能力高達570萬標準箱,足以迎納全球最大型集裝箱船舶。它與廣州港南沙港區一、二期工程協同聯動,共同構建規模化的現代化港區,已成為廣州國際航運樞紐的核心基礎設施。
“如今,越來越多的客戶選擇跨境數字人民幣結算業務。”廣州港南沙集裝箱碼頭分公司財務總監鄺祖遠介紹:“這項業務有效化解了傳統跨境匯款流程復雜、到賬周期長的痛點,實現全天候同步交收,切實優化了港口客戶的業務體驗。”鄺祖遠進一步解釋,傳統跨境支付因涉及跨時區、多地區流轉及中間清算環節,到賬往往需要1至3個工作日,且合規審核流程繁瑣。依托分布式賬本技術(DLT)構建的數字貨幣橋,實現了法定數字貨幣在跨境支付中的點對點傳遞與匯兌,做到“支付即結算”。
與此同時,數字貨幣橋通過全流程點對點資金收付,繞開SWIFT、CNAPS等傳統中心化清算體系,省去中間行手續費。此外,其全鏈路可追溯、數據不可篡改的特性,也進一步強化了合規與監管能力。
在這一進程中,建行廣東自貿試驗區分行始終走在業務拓展的前沿。2024年9月,該分行作為南沙區唯一受邀銀行,加入南沙區跨境數字人民幣B端試點工作專班會議。在南沙區政府的統籌協調下,該分行積極對接廣州港集團專班代表,專門組織會議向其推介多邊央行數字貨幣橋業務,詳細講解運作原理、核心優勢與潛在效益。至2024年底,廣州港集團下屬南沙集裝箱碼頭分公司(南沙三期)與建設銀行、創富船務公司緊密協作,成功落地了廣州港集團首筆跨境數字人民幣結算業務。
據建行廣東自貿試驗區分行負責人葉莉華介紹,建行積極與廣州港集團攜手推進“港口+數字人民幣”綜合金融業務場景落地。截至9月底,該分行已累計為廣州港辦理數字人民幣跨境服務貿易結算22筆,金額超2440萬元,有效提升了人民幣在跨境支付與結算中的使用比例,為人民幣國際化注入新動能。
跨境數字人民幣結算業務的普及推廣,不僅推動傳統港口從“物流樞紐”向“數字貿易樞紐”升級,更是通過數字人民幣的跨境應用,提高廣州港進出口業務結算效率,增強港口對航運資源的集聚能力,提升國際航運樞紐地位。
“隨著《南沙方案》的深化,數字人民幣在跨境貿易,特別是在企業端結算試點中,有望發揮更大作用,這將進一步提升粵港澳大灣區跨境支付體系的效率與競爭力,推動區域貿易一體化進程。”葉莉華表示,未來,在跨境支付服務便利化方面,建行將以“技術筑基、場景賦能、生態拓展”為戰略方向,持續推進跨境支付創新。
以實實在在的金融行動 助力南沙打造示范窗口
金融潮涌,向海而興。建行廣東自貿試驗區分行自2015年升格更名十年來,與南沙自貿區這片熱土攜手共進。從期貨產業園拔地而起,到數字人民幣在港口的創新應用……該分行始終以實實在在的金融行動,助力南沙一步步建設成為我國金融業對外開放的試驗示范窗口、金融創新功能的承載區,以及粵港澳大灣區國際金融樞紐的重要節點。
站在十周年的新起點,伴隨《南沙方案》的深入推進,建行廣州分行將繼續秉持國有大行的責任與擔當,以更靈活的金融產品、更智慧的科技手段、更開放的合作姿態,為南沙乃至大灣區的融合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金融“活水”,續寫下一程更精彩的十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