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山村靚了 人氣旺了 村民富了
走進位于廣州市從化區溫泉鎮東南角的南平村,但見“山貨街”上市民游客熙熙攘攘,停車場綠樹環繞,瀝青馬路干凈寬敞:被打造成觀光小鎮的南平村如今成了周邊市民游客郊游踏青的好去處。
當前,廣州市加快推進環南昆山—羅浮山縣鎮村高質量發展引領區(以下簡稱“引領區”)建設,增強鎮域承載力和綜合服務能力,高水平打造“百千萬工程”典型鎮、典型村。南平村的變化,得益于全域服務治理模式鋪就的鄉村振興致富路。近年來,南平村積極探索全域服務治理,開展村企合作,形成運營新機制;形成合力,持續整治人居環境;以“積分制”為抓手,切實加強和改進鄉村治理。多管齊下之下,南平村實現了從傳統村落到省級特色小鎮的華麗轉身。
村企合作 山村白墻黛瓦顏值高
南平村背靠鳳凰山,坐擁鳳溪水,距從莞深高速公路灌村出入口僅3公里,是從化區溫泉鎮的一張名片。為營造干凈整潔有序的人居環境,南平村引入珠江實業集團,深度參與南平村全域服務治理,并成立珠江南平公司。
“我們堅持以‘村企共建’為原則,通過‘黨建引領發展+村域綜合管理+產業項目賦能’,將南平村打造為遠近聞名的鄉村旅游目的地,助力‘百千萬工程’高質量發展。”珠江南平公司負責人鄂毅說。
在政府的牽頭主導下,“村(南平村)、企(珠江南平公司)、鎮(溫泉鎮)”三方共同成立南平村綜合管理辦公室,引入專業管理公司,開展村域物業管理。
從化區南平村黨支部書記張國華說,在全域服務治理的創新模式下,南平村持續深化人居環境整治,全面提升鄉村風貌,努力打造宜居宜業和美鄉村。為了保持好客家山村“白墻黛瓦”的村容村貌,村里通過“四議兩公開”凝聚共識,把新建自建房的標準寫進了村規民約,對村民形成了長效管用的約束。
盤活資源 村民在家門口富起來
在南平村的“山貨街”上,商鋪鱗次櫛比,村民特產、當地美食、紀念禮品等商品琳瑯滿目。
幾年前,村里農產品、紀念品的擺賣并沒有固定位置,村民占道亂擺賣現象時有發生。如今干凈整潔的“山貨街”已成為山村的一張特色名片。
這樣的變化也得益于全域服務治理工作的開展。“我們打造了由12間商鋪組成的‘山貨街’,并進行集中管理,杜絕了占道經營亂擺賣,還打造了商街的特色。”張國華說。

南平村精心打造的“山貨街”
南平村在“村企鎮”三方合力下,不僅科學規劃新物業,還大力盤活舊物業,不斷完善村里文旅經濟的基礎設施,圍繞“修身、修心、修為、修業”的脈絡,引入“文旅+康養”特色資源,形成了獨具特色的經營業態。
鄂毅介紹,近年來,南平村通過成功運營在地項目,鼓勵村民就地創業,助力近600名原本在外打工的村民回流,開展自主經營。截至目前,南平村內共有40多家民宿,20多家農家樂餐廳,村民家庭年凈收入大幅提高,形成了“先富帶后富”的發展局面。

南平村里的民宿
創新管理 小積分賦能大環境
在南平村黨群服務中心的一角,木架上擺放著紙巾、洗衣液、食用油等日用品,每一欄都有對應的積分標價。積分獲得方法、積分制管理辦法則展示在木架兩側,一目了然。
張國華介紹,南平村正在探索實施鄉村治理積分制管理,村里把人居環境等內容細化成具體的指標,每月以戶為單位對村民進行考核,采用“紅黑榜”公示、積分兌換日用品等措施,調動村民參與村莊事務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
積分制管理成功地激發了村社治理的內生動力。張國華介紹,南平村積極探索鄉村治理新模式,現已制訂工作方案及相關管理評分細則,因地制宜探索實施鄉村治理積分制管理,以“積分制”為抓手,切實加強和改進鄉村治理,將鄉村治理各項事務標準化、具象化,激發村民的創造性和主人翁精神。
“我們每個月會進行評分,每年12個月的分數會進行累計,每個月基本上有近100戶村民拿到獎品。”溫泉鎮黨委委員、副鎮長吳清光表示,南平村在摸索全域服務治理的過程中,在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五大方面取得顯著成效,下一步將繼續努力打造匹配國際化大都市的美麗鄉村,以新的生活方式引領新的生產方式,積極探索可復制、可推廣的鎮街全域服務治理“南平模式”。
關注 · 廣州政府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