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精品国产av一区二区三区_欧美艳星介绍134位艳星_这里只有精品视频在线观看_亚洲精品日韩在线观看_午夜小视频在线_亚洲第一网站免费视频_国产成人三级一区二区在线观看一_午夜久久免费观看_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午夜

當前位置:首頁 > 魅力廣州 > 文化廣州

兼容并蓄融四海 不辭長作廣州人

  • 聽全文
  • 2023-10-11
  • 來源:廣州日報
  • 分享到
  • -

從先秦直到現代的數次移民大潮構建起廣州這座城市的文化內核

  “參天之木,必有其根;懷山之水,必有其源;人之有祖,亦猶是焉。”廣州人從哪里來?自先秦時期趙佗率數十萬秦軍翻越南嶺,扎根南粵大地之后,廣州便成了一座不折不扣的移民城市。這在安土重遷的文化環境中非常罕見。兩千多年來,無論是從北方南下以求一處安身之地的貴族,還是因躲避戰事而來的百姓,無論是前來經商謀生的外商,還是試圖有更大作為的“蕃客”,在漫漫歷史長河中,廣州始終以包容的胸懷,吸引了無數人匯聚于此,在中國大陸的南端成就了這一座“海闊天空之城”,也塑造了它的獨特氣質。

  秦漢·趙佗和輯百越,中原人始南遷

  漢人習越語 越人用漢字 文化初融合 包容成底色

  金秋十月,在素有“羊城祖廟”之稱的五仙觀西側,南粵先賢館猶如一本濃縮廣州歷史的教科書,吸引了不少前來打卡的市民。走進南粵先賢館,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南越王趙佗雕像,只見他手捧稻穗、乘輦入城,身后跟隨著將士。車轔轔,馬蕭蕭,戰旗獵獵,讓人恍若穿越到那場改變嶺南命運的戰爭。

  趙佗任用越人參政,傳播中原文化

  從石器時代至青銅時代,原住民便生于斯,長于斯,耕耘樹藝,漁海樵山。春秋戰國五百余年,中原征伐不已,但廣州有五嶺屏障,未受其影響。戰國后期,海內外商賈咸集,聲名遠播中原。司馬遷的《史記》寫道:“番禺亦其一都會也,珠璣、犀、玳瑁、果、布之湊。”

  秦始皇統一六國后,南征百越,以屠睢為將,大軍浩浩蕩蕩劍指嶺南。越人雖然武器裝備不及秦軍,但都是訓練有素的漁獵高手,使用游擊戰術,令秦軍疲于奔命兩年,連主帥屠睢也喪命于箭下。

  之后,秦始皇動用十萬軍工,開鑿靈渠,使長江的船只得以由湘江過靈渠,入漓江、桂江,再轉入西江,順流東下,直達古番禺。水路的開通大大降低了運輸成本,保障了秦軍的后勤補給。秦軍改以任囂、趙佗為主帥,大舉南下。經過“三年不解甲弛弩”的苦戰,秦始皇三十三年(公元前214年),嶺南終于正式劃入大秦版圖,設置南海、桂林、象郡。公元前204年,南海郡尉趙佗兼并了桂林郡和象郡,據有嶺南(今廣東、廣西大部、越南北部),建立了疆土“東西萬余里”的南越國,定都古番禺。

  趙佗認識到,對于新建的外來政權而言,南下的秦軍和移民與當地原住居民的融合,是維持長治久安的關鍵。他決定“和輯百越”,在位期間致力于保境安民,推行秦漢政制,尊重越人習俗,帶頭與越人之大族——呂氏家族聯姻,任用越人參政,傳播中原文化,發展農業,興修水利。他還在漢高祖、漢文帝年代兩次歸順漢朝,維護國家統一大業,嶺南出現經濟發展、社會安定的局面。

  中原先進農業技術改進嶺南農耕模式

  南下的數十萬軍民,構成中國歷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北人南遷。趙佗帳下的河北正定老鄉冼汭是一位武藝高超的游俠,作為開國功臣,也由此定居嶺南。《嶺南冼氏族譜》中稱冼汭為入粵之始祖,冼氏在秦末動亂中招納部曲,發展私兵,終成嶺南大族。

  自秦始皇之后,秦漢兩朝對嶺南進行了長期、大規模的同化工作。西漢元鼎六年(公元前111年),漢武帝平定南越國之后,遷移了大量漢人南下,其中不僅有普通商賈農民,還有軍事人口和行政官員。

  歷史上,移民和原住民往往會因生存空間的爭奪而產生爭端,但這種現象為何在廣州早期的移民歷史中并沒有出現?這其中的原因,可能是當時的百越部落主要依靠漁獵為生,南下的中原人帶來了更先進的農業和手工業技術,改進了嶺南的農耕模式。“由于漢越聯姻混血的推行,漢人漸習越語,越人也用漢字,中原的生產技術,如銅鐵冶煉、建筑造船、牛耕水利等也逐漸推廣開來。”學者李開元寫道。原住民和新遷移來的漢人的合作多于沖突矛盾,這也是后來廣州本土文化包容開放底色的最早源頭。

  魏晉南北朝·永嘉世,天下荒,余廣州,平且康

  晉將被陳姓族群奉為始祖 冼夫人保境安民獲千年敬仰

  西晉末年發生“八王之亂”,東晉時又發生“五胡亂華”,北方士族為了躲避戰亂,開始集體南遷。這次史稱“衣冠南渡”的歷史事件,深遠地影響了中華大地的文化分布和人口結構。

  此時遷居到嶺南的北方望族,有陳氏、阮氏、馮氏等。東晉元興三年(404年)建國大將軍陳元德的牌位如今還被供奉在番禺石樓鎮陳氏宗祠內。據史載,陳元德因劉裕篡位而棄官攜眷南逃至廣東番禺寧仁里(今番禺南村鎮坑頭村)定居,被廣州乃至珠三角眾多陳姓族群奉為始祖。

  陳元德的后代繁衍至今,已發展成為當今廣州一大氏族,除坑頭村外,石樓、赤崗、大嶺、練溪、梅山諸鄉陳姓,都是他的后裔。

  在南粵先賢館56位先賢中,英姿颯爽的冼夫人是唯一的女性,被譽為“中國巾幗英雄第一人”。

  到了南北朝時期,冼姓在嶺南成為第一望族。廣東的冼氏本家分出了兩支:一支是在廣州的南海冼氏,另一支是居住在高州的高涼冼氏。南朝,高涼州刺史冼挺之妹冼英嫁給高涼太守馮寶,公元548年,冼夫人支持高要太守陳霸先,一同起兵討伐侯景叛亂,并建立陳朝。公元570年,廣州刺史歐陽紇反陳,并誘捕冼夫人的兒子馮仆。冼夫人出兵平叛了此次謀反,以兩代忠貞不負國家的義舉為立身之本。陳朝亡后,隋文帝遣總管韋洸宣撫嶺南,冼夫人派孫子馮魂率眾迎入廣州,嶺南遂歸入隋朝。公元591年,冼夫人派孫子馮盎平定番禺越族首領王仲宣叛亂,解廣州之圍。

  冼夫人歷經梁、陳、隋三朝,一生向化中原,安撫百姓,使嶺南安定繁榮達半個世紀,因功勛卓著,被隋文帝冊封為譙國夫人,被百姓尊奉為“嶺南圣母”。

  經歷千余年的歷史沉淀,至今嶺南地區的百姓對冼夫人十分敬仰,形成“愛國愛家、勇敢堅強、扶危濟困”的冼夫人文化。隨著華人的足跡遠至東南亞各國,今天南洋多地還有冼夫人廟。

  宋代·中原士大夫避難者多在嶺南

  移民聚族而居融入本地  嶺南教化漸開人文漸盛

  唐元和年間,張九齡開鑿梅關古道,使之成為溝通南北軍事、政治、經濟的最便捷、成本最低的古代“高速公路”,也成了此后歷代中原、江南向嶺南移民的最便捷通道。不過,直到北宋,廣東人口仍然稀少,宋高宗紹興三十二年(1162年)時,廣東人口才增加到78萬人。而珠江三角洲當時還未形成,初露水面的沙洲常被洪水或咸潮淹浸,不利于耕種。南宋以后,中原人越過大庾嶺在珠璣巷暫時落腳后,南下珠江三角洲,開村居住,其中一部分人來到廣州。這場從珠璣巷大規模移民珠三角的人口流動,持續時間長達200多年,從北宋末年一直持續到元朝。

  根據文獻家黃慈博《珠璣巷民族南遷記》所述,現在珠三角廣府人的211個氏族中有191個來自南雄,且大多數是在南宋時期流入的。這些“新移民”正是看中了被珠江沖積而成的肥沃平原和滔滔珠江水。宋代移民在這里圍田3萬多頃,供養了近20萬戶人家,這個數字是唐朝時的近5倍。今天被稱為廣東“聚寶盆”的珠江三角洲,便是由他們所開拓,也是廣東省大開發的開始。

  廣州諸多古村始于宋代

  據歷史地理學家曾昭璇、曾憲珊統計,南宋時廣州一帶的原住居民和遷入居民之比已經達到了44:56。移民人口的數量已經超越了廣東原住人口(包括百越人后代、秦漢以來的漢人移民)的數量。

  遷徙而來的人們攜來了中原文化,韓愈、蘇軾、包拯、周敦頤、文天祥等文化名人對促進文明有著更大貢獻。900多年前,宋代文豪蘇東坡被貶嶺南,越過梅關古道,來到廣州,游覽了白云山蒲澗、扶胥鎮的南海神廟。他與道士談古論今于天慶觀(位于今中山六路一帶),邀約友人把盞歡談。其孫蘇紹箕后來為避亂,舉家遷居至廣州五眼橋一帶,現在廣州東圃鎮車陂村幾乎都姓蘇。

  受著豐厚的中原文化滋養,宋代以來,廣東文風大開,誕生了不少殿堂級的人物,以文采風流與剛正清廉著稱。南宋名臣、廣州增城人崔與之晚年居住廣州,創立嶺南第一個學術流派“菊坡學派”。崔與之門生李昴英是廣東歷史上第一個探花,在平定摧鋒軍叛亂一役中展現非凡勇氣,用繩子把自己吊下城,與叛軍談判……在文化史上,他們展示著嶺南文人胸襟高曠、學養純厚和意趣灑脫的一面。

  每一支遷徙而來的家族就像一粒頑強的種子,逐漸長成參天大樹。位于南沙區黃閣鎮蓮溪村的麥氏大宗祠就由黃閣麥氏供奉的開村先祖麥必達所建。據《廣州市文物普查匯編》記載,麥氏大宗祠始建于宋代,據此推算,已有近900年歷史,被認為是廣州地區現存最古老的宗族祠堂。位于從化的錢崗古村也有800多年歷史,其最早居民是南宋左丞相陸秀夫的后裔,由珠璣古巷遷徙而來。清末番禺四大望族中的員崗崔氏、沙灣何氏和南村鄔氏也是宋代遷居至此聚族,后逐步發展成一方鄉豪。

  宋代外商加封大將軍

  隨著南遷而來的中原人逐漸成為廣州的本地居民,古廣州移民的構成也逐漸更豐富多元起來。

  中原移民帶來了成熟的農耕技術,但廣州人并沒有接受“重農抑商”的保守觀念,從漢代就有了海上貿易,唐宋時期的海上絲綢之路更是通達波斯灣。久而久之,光塔附近形成十余萬外商聚居的居住區,唐朝政府為此專門設立“蕃坊”, 大唐用開放包容的姿態歡迎外商,廣州富足的生活也讓客商流連忘返,其中有著名人物阿拉伯人李彥升。他幼年隨長輩的商船隊來到廣州,愛上中國文化,學識豐富,還在唐宣宗年間中了進士,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阿拉伯進士,遂成一段美談佳話。

  宋代也有不少外國人在廣州與本地人通婚生子的記載。有一個名叫辛押陀羅的蕃商旅居廣州數十年,不但擔任蕃坊首腦(俗稱蕃長)多年,還被加封歸德將軍。這位歸德將軍平素穿著長袍,戴著官帽,一口流利漢語。賺了大錢之后,辛押陀羅還在廣州為外商子弟捐建國際學校(當時叫蕃學),做了不少善事。宋神宗熙寧年間,廣州第一家專門招收外商子弟的國際學校正式“開張”。“蕃學”就設在廣府學宮內,既教授中華文化,也有以諸外商本國語言開設的課程,算得上是最早的雙語教學。

  明清·明代始有“廣府人”之稱 本地人文璀璨名人輩出  

  陳氏成廣東最大姓氏 高第街許氏名人輩出

  元明時期,戰亂頻仍,天災人禍接踵而至,再次掀起了南雄珠璣巷人南遷的移民潮,這些移民進一步充實了珠江三角洲。與此同時,隨著明初地方行政改“路”為“府”, “廣府”漸漸成了民系之稱。

高第街“許地”曾名人輩出

  “廣府人”之稱承載移民后裔記憶

  “廣府人”之稱始于明代,指的就是這些保留著獨特文化記憶與民風民俗的移民后裔。在南粵先賢館里,從明朝起本地文化巨匠星光熠熠:丘睿,嶺南大儒,官至文淵閣大學士、武英殿大學士;陳獻章,理學家、教育家,一生致力授徒著述,開創理學“嶺南學派”;湛若水,理學家、教育家,追隨陳獻章鉆研心性之學,創建數十所書院,弟子數千人;屈大均,明末清初詩人學者,與陳恭尹、梁佩蘭合稱“清初嶺南詩壇三大家”。

  清兵入關,居住于黃河、長江流域的人口又紛紛南遷。到鴉片戰爭前夕,廣州的人口已達百萬以上。太平天國、民國、抗戰時期,戰亂席卷大半個中國,江浙、閩、兩湖百姓又陸續遷入廣東。南遷的“新廣州人”不斷發現,這里商業興盛,讓人更加務實;對外貿易讓人更富有遠見和冒險精神;崇尚儒家讓人知仁行義,生命力格外強大。

  所謂“天下李,廣東陳”,廣東是陳姓聚居點。番禺石樓鎮的陳氏宗祠門楣上的“善世堂”三字(寓意陳家“為善于世”)由抗倭名將戚繼光題寫,因而名揚四海。清光緒年間,陳氏更成為廣東最大的姓氏。1888年,陳昌朝、陳宗詢、陳蘭彬(清政府第一任駐美公使)、陳伯陶(暨南大學創始人之一)等48位廣東陳氏鄉紳名流聯名邀請全省72縣陳姓宗族共商建祠事宜,可見人丁興旺。

  “許地”對中國近代史影響深遠

  陳氏雖是第一大姓氏,晚清號稱“廣州第一家族”的卻是北京街的高第街許氏。據許氏族譜所載,乾隆二十五年(1760年)前后,汕頭溝南村民許永名來到廣州經商謀生。許永名長子許拜庭因出資組織剿滅海盜而被清廷封賞,后斥資在高第街購買屋宇,被后人稱為“許地”。

  發跡后的許拜庭以“高第”之名鼓勵子弟習儒入仕,特選高第街作為家族定居地,其長子許祥光在道光十二年(1832年)高中進士。許祥光還是廣州抗英運動領導者之一。1849年,英軍堅船利炮闖入珠江港口,許祥光聯合廣州愛國士紳,號召城內外居民,很快征得團丁10.7萬人,集中從事軍訓。許祥光帶頭捐獻白銀6萬兩,勸集捐款40余萬兩,購買槍械、糧餉,日夜守城。許祥光還以粵紳名義正式致函英軍,陳說利害。“香港總督”英軍司令文翰不得已在洋行門前貼出布告:“嚴禁英人入城”。

  此后200多年間,高第街“許地”名人輩出:浙江巡撫許應鑅、滿清政府一品大員許應骙、粵軍總司令許崇智、三任中山大學校長的教育家許崇清、魯迅夫人許廣平……歷史傳記《千秋家國夢》作者伊妮認為“他們對中國近代史的影響,并不比人們耳熟能詳的宋氏宗族遜色,甚至可以說,他們影響歷史的時間更長”。

  一代代“新廣州人”習儒入仕、經商謀生。不拘一格的務實、不守一隅的進取形成廣府人的鮮明特色。這里不斷涌現出舉世聞名、對后世影響深遠之人。近代,廣州最早接受先進工業文明的洗禮,黃遵憲、康有為、梁啟超、孫中山在這里發出震驚中國的聲音,為中華文明的興盛發展作出了極大貢獻。

  當代·全國人口流入第一城 多次獲評“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  

  每兩個廣州常住人口中 就有一個是“新廣州人”

  近日,杭州亞運會盛大落幕。在觀看杭州亞運會的時候,人們也不禁追憶起當年廣州亞運會的盛況。

  家在珠江邊的康云說,他永遠也忘不了2010年11月12日當晚廣州亞運會開幕時的舉城狂歡。當晚11點,靠近海心沙的廣州大道和花城大道擠滿了人。十一月的廣州秋意漸起,但每張臉上都是激動的汗水,“那晚的場景,讓我這個外來人對廣州有了情感認同和身份認同。”

  像康云這樣對這座城市深懷情感認同的“新廣州人”恒河沙數。今年2月以來,“廣州人多”的詞條屢次飆上熱搜,廣州因位居全國人口熱門遷入城市之首而頗引公眾關注。

  據廣州市統計局數據,2022年年末,廣州常住人口為1873.41萬,戶籍人口1034.91萬,也就是說,每兩個廣州常住人口中,就有一個“新廣州人”,其中又有近半數來自廣東省外。此外,廣州近年來地鐵客流強度、單個高鐵站客流量都居于全國前列,流動人口不斷涌入并安居樂業,顯示了廣州作為國家中心城市的強大吸引力。

  “廣州既適合生活,也適合打拼。”大學畢業后就來到廣州工作的康云這樣說。廣州在全國第一個開放勞動力市場,開放包容的人才政策吸引“廣漂”在此扎根。

  近年來,全國各地都在出臺各種政策吸納人才,在這種情況下,連續多年仍能保持人口高增長的城市,恰恰證明其具備吸納外來人口的強勁吸引力。“廣州經濟、教育、醫療、交通和生態環境的綜合實力日新月異,在人口流動大潮中極具吸引力,這也是廣州近十幾年來人口增速明顯的根本原因。”中國人口學會人口統計委員會副主任、教授王軍說。

  如果將統計時間再拉長,我們可以看到,改革開放掀起了廣州歷史上人數最多的一次移民浪潮。與古人不同的是,這次人們不是為了躲避戰亂,而是主動遷徙,尋求更好的發展。“東西南北中,發財到廣東”,改革開放初期,這句口號風靡全國,吸引成千上萬年輕人南下廣州。1980年,“春運”一詞首次見諸報端,由此開啟了“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周期性遷徙”,廣州火車站至今還是中國最繁忙的火車站之一。1982年,廣州市外來人口數量為8萬多,占總人口的比重僅為1.55%;到1990年,這個數字就已經翻了7倍。此后廣州的外來移民數量節節攀升,到2016年外來常住人口數量已達到630多萬,占城市常住人口的45%左右。

  強大完整的產業生態、鏈接全球的樞紐網絡、開放包容的商住環境,吸引新移民源源不斷而來。廣州有內地第一家現代購物中心、第一家自選超級市場、第一家五星級酒店、第一個揚手即停出租車公司等無數個“第一”。1995年,24歲的青年丁磊從寧波來到廣州,創辦網易;8年后,他成為全國首富。他曾說:“我在廣州的城中村住過,從零起步,廣東包容我、接納我,給我機會。” 2010年,坦桑尼亞商人塔米姆來到廣州。13年后,他已成為一家貨運公司中國區總經理,并被選為廣州坦桑尼亞商會主席。

  正是因為這種不論出身、放膽追求的務實精神,這座古老的移民城市才得以永葆活力。

  “這座城,讓所有人變成廣州人”

  中山大學教授黃天驥在《嶺南新語》中用“淡定”和“生猛”兩個詞來形容廣州人,一方面是廣州人懂得善待自己、享受生活;另一方面是廣州人生活節奏很快,頭腦靈活,敢為天下先。

  但凡你在這里住上一年半載,就不難感受到——這座城市的自由開放氣質持續孕育著以人為本的根本氣度,敢為人先的勁頭與堅固的公民精神從來不曾褪淡。在廣州,你能看到高樓大廈,亦能看到騎樓小巷;能看到星級餐廳,亦能看到深夜大排檔。“新廣州人”康云早已養成了這些習慣:吃飯前涮碗、兩指輕叩桌面以示“感謝斟茶”,喝涼茶、煲靚湯,用“咩野”表示疑問,用“大把”代替“很多”、 排隊、讓座、AA制……這一切,都呈現出廣州這座城市兩千多年來從未中斷過的文化張力,她從容、淡定、開放、包容,還有著非常難得的“規則意識”。

  正是廣州人的這種心態,廣州的煙火氣吸引著無數的外來者。在央視發起的經濟生活大調查中,廣州已多次被評為“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新移民”在這座城市不僅能找到發財的機會,更能得到接納和尊重。根據中國社科院社會心理研究中心發布的《中國超大城市認同感調查報告》,廣州在北上廣津漢深渝七大城市中排名第一。

  “這座城,讓所有人變成廣州人。”文化學者江冰的一句感嘆,道出真諦。

  人文地圖

  越秀區

  西漢南越國宮署

南越國宮署遺址,秦磚漢瓦訴說著歲月滄桑

  河北正定人、秦軍大將趙佗建南越國,以古番禺為都城。據考古工作人員透露,當時的南越王宮面積達到40萬平方米。宮殿區位于都城的西部,東部則是宮苑區。

  “許地”

  “許地”位于高第街北側,北接玉帶濠。自清乾隆年間起,這里為許氏聚居之地。從許氏家族眾多名人的事跡中,人們可一窺中國近代歷史的風云變幻。

  天河區

  車陂晴川蘇公祠

  車陂晴川蘇公祠位于天河車陂,始建于明代成化年間。《車陂村志》記載,蘇紹箕(又稱蘇晴川)為蘇東坡之孫,開族于順德碧江、廣州車陂,宗枝繁衍。

  白云區 

  南村周氏大宗祠

白云區太和鎮南村的周氏大宗祠

  白云南村周氏大宗祠坐落于白云區太和鎮龍歸南村。南村開村的周氏祖先為周敦頤第九代孫周仕龍、周遂祿。明末清初,周氏族人共同修建周氏大宗祠,祠堂坐北朝南,兩祠合并,當地人稱孖祠堂。

  從化區

  錢崗廣裕祠

  錢崗廣裕祠位于太平鎮錢崗古村,是明代陸氏后人陸廣裕等人為紀念陸賈、陸秀夫而建的家族祠堂,至今已有800多年歷史,錢崗古村最早居民是南宋左丞相陸秀夫的后裔,由珠璣古巷遷徙而來。

從化錢崗古村內的廣裕祠建于明朝永樂年間

  南沙區

  麥氏大宗祠

  麥氏大宗祠位于南沙區黃閣鎮蓮溪村,始建于宋代,已有近900年的歷史,被認為是廣州地區現存最古老的宗族祠堂,蓮溪村亦是廣州著名古村落之一。

  番禺區

  沙灣何氏大宗祠(留耕堂)

  沙灣何氏大宗祠(留耕堂)是沙灣何氏宗族的始祖祠,始建時間可追溯至南宋德佑年間,數百年來屢毀屢建,現在的祠堂是在清康熙年間擴建而成的。

  員崗崔氏宗祠

  番禺員崗崔氏宗祠位于番禺區南村鎮員崗村,始建于明萬歷年間。員崗村崔氏系南宋年間南遷至番禺,已有800多年歷史。

  南村鄔氏大宗祠

  番禺南村鄔氏大宗祠,又稱光大堂,建于晚清年間,是為紀念南村鄔氏始祖鄔大昕而倡建的。鄔氏族人于宋咸淳年間遷居南村。

  石樓鎮陳氏宗祠

番禺石樓鎮陳氏宗祠,俗稱“善世堂”

  番禺石樓鎮陳氏宗祠,始建于明代,因抗倭名將戚繼光題寫“善世堂”寓意陳家“為善于世”而名揚四海。清光緒年間,陳氏更成為廣東最大的姓氏。

  步履回聲

  公元前二O四年,秦將趙佗建立南越國,在今廣州中山四路一帶修建宮署。趙佗“和輯百越”,來自中原的士兵多與當地女子通婚。漢武帝平定南越國之后,大量漢人又遷移來此,中原與百越文化初步融合。

  西晉末年發生“八王之亂”,東晉時又發生“五胡亂華”,北方士族為了躲避戰亂,開始集體南遷。此時遷居到嶺南的北方望族有陳氏、阮氏、馮氏等。

  南宋年間,北方漢人越過大庾嶺在珠璣巷暫時落腳后,南下珠江三角洲,開村居住,其中一部分人來到廣州。這場從珠璣巷大規模移民至珠三角的人口流動,持續時間長達兩百多年。

  元明時期,由于戰亂頻仍,天災人禍接踵而至,南雄珠璣巷人南遷的移民潮再次出現,這些移民進一步充實了珠江三角洲地區。

  改革開放掀起了廣州歷史上人數最多的一次移民浪潮。與歷代古人南遷不同,這次人們不是為了躲避戰亂,而是主動遷徙,尋求更好的發展。“東西南北中,發財到廣東”,改革開放初期,這句口號風靡全國,吸引成千上萬年輕人南下廣州。

相關附件
相關新聞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
-

政府網站找錯


關注 · 廣州政府網
×
+
-
?
日本三级免费看| 国产无遮挡免费视频| 91精品中国老女人| 亚洲欧美制服丝袜| 欧美日韩在线播放| 亚洲国产裸拍裸体视频在线观看乱了| 日韩免费在线免费观看|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看| 91精品免费在线| 欧美日韩精品在线播放|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9999吃药| 免费国产亚洲视频| 韩国在线一区| 欧美顶级大胆免费视频| 狠狠操综合网| 蜜桃a∨噜噜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精品| 韩国久久久久久| 黑人另类精品××××性爽| 国产特黄在线| 欧美日韩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激情综 | 3d动漫精品啪啪一区二区竹菊| 亚洲国产欧美日韩另类综合| 亚洲欧美在线视频| 欧美激情综合五月色丁香小说| 99免费精品在线观看| jlzzjlzz亚洲日本少妇| 日韩精品第一区| 婷婷视频在线播放|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乱码aⅴ蜜桃女| 欧美成人精品一区二区| 一区二区三区美女xx视频| 日韩免费成人网| 这里只有精品免费| 日本电影亚洲天堂一区| 精品福利在线看| 亚洲成av人片在www色猫咪| 亚洲精品免费在线观看| 亚洲婷婷在线视频| 一区二区中文视频| 亚洲女人的天堂| 一区二区三区免费网站| 一区二区三区精品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日韩精品欧美在线 | 亚洲aaa级| 日本天堂一区|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蜜臀| 亚洲成aⅴ人片久久青草影院| av资源久久| 围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 | 亚洲毛片播放| 老鸭窝毛片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免费新一区视频| 久久精品国产77777蜜臀| 懂色av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 eeuss影院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色婷婷| 亚洲亚洲精品在线观看| 88在线观看91蜜桃国自产| 亚洲第一福利视频| 久久福利网址导航| 国产精品欧美日韩久久| 欧美日韩在线不卡一区| 国产91在线亚洲| 欧美国产日韩另类 | 最近中文字幕mv免费高清视频8| 亚洲国产日韩成人综合天堂| 五月天色网站| 亚洲天堂2017| 中文字幕乱码中文乱码51精品| baoyu135国产精品免费| 一区二区三区在线电影| 美女在线观看视频一区二区| 91视频com| 一本大道久久a久久精二百| 亚洲精品美女久久久| 国内自拍欧美激情| 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美女主播在线| 中文字幕人妻熟女在线| 国产无遮挡aaa片爽爽| 亚洲av成人精品日韩在线播放| 黑料不打烊so导航| 91高清在线视频| 国产aa精品| 亚洲欧洲另类| 国产日韩欧美制服另类| 51精品国自产在线| 97国产精品视频| 日韩动漫在线观看| 在线播放免费视频| 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一幕| 午夜男人天堂| 日本一区视频|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 一区二区三区高清视频在线观看| 久久久一区二区三区捆绑**| 欧美午夜片在线观看| 欧美成人精品h版在线观看|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麻豆免费观看完整版 | 日韩和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午夜在线| 精品国产亚洲在线| 国产精品网站视频| 欧美精品久久久久久久自慰| 一道本在线观看| 精品国产一级片| 美女免费免费看网站| 91精品影视| 亚洲第一黄网| 玉足女爽爽91| 欧美刺激性大交免费视频| 欧美日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日韩精品xxx| 国产精品免费无遮挡| 国产农村av| 国产精品中文| 国产成人午夜99999| 欧美日本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久久久| 免费在线观看毛片网站| 久草视频在线观| 2017天天干夜夜操| 欧美日韩在线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激情综合| 欧美网站在线| 亚洲成a人v欧美综合天堂| 欧美福利在线观看| 国产精品久久..4399| 国产稀缺真实呦乱在线| 免费在线色视频| 性欧美freehd18| 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黑人一| 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免费看| 免费黄网大全| 久久日本片精品aaaaa国产| 免费高清成人在线| 欧美一区欧美二区| 久草热久草热线频97精品| 亚洲图片另类小说| 性生生活性生交a级| 欧洲成人一区| 国产成人一区二区精品非洲| 亚洲精品在线免费播放| 欧美日韩亚洲在线| 老熟妇高潮一区二区三区| 美美女免费毛片| 精品国产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成人在线视频一区二区| 国产午夜精品视频| 97久久国产亚洲精品超碰热| 激情网站在线观看| 久久九九电影| 久久午夜精品视频| 亚洲色偷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3p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日韩一区二区不卡| 亚洲大片免费看| 91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日韩精品视频网址| 亚洲成年电人电影网站| av资源一区|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亚洲精品99久久久久| 亚洲乱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久.www| 久草网在线视频| 在线国产一区| 日韩午夜激情视频| 久久精品国产精品亚洲精品色| 丁香社区五月天| 999国产在线视频| 久久狠狠一本精品综合网| 亚洲福利视频专区| 国产免费一区二区视频| 99在线精品视频免费观看20| wwwwxxxx在线观看| 97精品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2018日韩中文字幕| 日本黄色特级片| av手机天堂| 合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成人a在线| 日本wwwcom| 天堂√最新版中文在线|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品| 亚洲一区二区黄色| 免费成人深夜夜行视频| 亚洲欧美一二三区| 丝袜国产在线| 99九九99九九九视频精品|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小说| 9999热视频| 天堂资源在线中文| www.日韩大片| 92看片淫黄大片欧美看国产片| 日韩av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色呦呦久久久| 亚洲日本电影在线| 欧美一区观看| 午夜视频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