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許多廣州街坊的童年相冊里都有一張與廣州文化公園水產館有關的照片。近日,廣州文化公園水產館對展線和展陳內容進行全面優化調整,以更豐富的展示和更生動的方式,呈現了一個更具吸引力和科普價值的參觀空間。
位于廣州文化公園內的水產館建于1951年,是華南土特產展覽交流大會水產館舊址,也是嶺南建筑大師夏昌世先生的杰出作品,被稱為嶺南現代建筑的開山之作,至今已有74年歷史。該館是國內首個漁業水產領域的展覽館,也是廣州最早免費開放的水族館之一,很多市民在這里認識了各種魚類,了解了海洋生物的多樣性。尤其是館內陳列的長達17米、重達30噸的灰鯨骨骼,是很多“80后”“90后”的童年回憶。
除了老化的雨棚得到更新、園池噴泉功能得到恢復之外,展廳原本斑駁的地面、墻體也已全面翻新,展陳位置增加了射燈,館內增加了空調,讓參觀者更加舒適。展陳方面,園史展重新噴繪,拆除展板與桁架,利用墻體做展陳,螺類貝殼硨磲等重新調整擺放。更新后的園史展陳與調整后的標本展示等都在熟悉的味道里注入了新的驚喜。
關注 · 廣州政府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