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傳承·創新·共融 全運會主題檔案文獻展”在廣東省檔案館開幕
9月8日,由廣東省檔案館、十五運會廣東賽區執委會和廣東省體育局共同舉辦的“傳承·創新·共融 全運會主題檔案文獻展”在廣東省檔案館開幕。展覽將于9月9日起,在廣東省檔案館三樓展廳正式面向社會公眾免費開放。

展覽現場
展覽以400多份文件、圖片、實物、視頻等檔案資料,全面回顧全運會自1959年啟幕以來的光輝歷程,再現六運會、九運會的嶺南風采,展望2025年粵港澳三地攜手聯辦十五運會的融合盛景。
展覽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沿革與傳承:全運會的歷史回顧”,回顧歷屆全運會的盛況與珍貴瞬間。第二部分“開放與創新:全運會的廣東輝煌”,展示廣東成功承辦六運會和九運會的一系列開拓性實踐和成果。第三部分“協同與共融:全運會的灣區交響”,講述粵港澳三地同心同聯,攜手籌辦十五運會;更以體育為紐帶,加速融合發展。
展覽現場,一份份泛黃的檔案、一幀幀定格的畫面,串聯起無數珍貴的全運記憶。
1983年,《關于籌辦第六屆全運會場地建設計劃任務書》等檔案記錄了天河體育中心從征地到項目審批立項、從建設到落成的全過程,是解碼天河乃至廣州巨變的關鍵“城市記憶”。
1987年,廣東省體育總會向香港足球總會發出“六運杯”邀請函與香港足球總會派隊參賽的復函,相關檔案見證了粵港澳三地通過全運會這一國家級體育盛事,走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融合之路。
2001年,九運會在廣州舉辦,九運會主場館開創了當時國內體育場館六個“最”,九運會主場館建設概況等檔案資料,詳細記錄了九運會21個場館建設、維修、改建項目的情況。
2025年,十五運會組委會辦公室印發《十五運會粵港澳聯絡工作總體方案》,創新建立“1+4”粵港澳聯絡協調機制,粵港澳三兄弟通過協調機制同頻溝通、同心決策、同步執行,攜手辦好全運盛會。
此外,徐向前元帥給六運會的題詞手稿、六運會吉祥物“陽陽”原作圖稿、第六屆全運會會歌手稿、九運會主火炬、十五運會吉祥物手稿等館藏珍貴檔案以及獎牌“同心躍”與“同心暖”等實物也悉數亮相展覽。

六運會各類比賽入場券
值得一提的是,廣州日報報業集團原編委、文體新聞中心原主任陳偉勝向省檔案館捐贈的一批全運會檔案也在展覽中展出,包括運動會指南、秩序冊、運動會特刊等。不少檔案在今天已經難得一見,如六運會服務總公司從港澳同胞處籌得不少款項,為表感謝之意特別印制的開幕式《凌云志》團體操繁體字節目單。
十五運會吉祥物手稿入駐省檔案館
本次展覽不僅回顧了廣東自六運會、九運會至十五運會的歷程,更以史為鑒,展望未來。在昨日開幕的“傳承·創新·共融 全運會主題檔案文獻展”上,廣州美術學院教授,十五運會會徽、吉祥物手稿捐贈者劉平云以雙重身份參與其中——既是觀展者,也是捐贈者。

十五運會和殘特奧會吉祥物設計手稿
作為捐贈人,劉平云向廣東省檔案館捐贈了十五運會和殘特奧會吉祥物設計手稿。他在接受采訪時表示,這次捐獻手稿,是希望將這些珍貴的歷史記錄留下來。在他看來,這些檔案不僅承載歷史,更應啟迪未來。他希望民眾能通過它們研究歷史、弘揚文化、啟迪未來?!斑@是手稿作品最重要的價值?!?/span>
同時,劉平云也分享了作為設計者的創作理念。例如,會徽設計以三朵花瓣象征三地同心,分別采用廣東木棉紅、香港紫荊紫和澳門蓮花綠,彰顯“三地共融、全民共享”的理念。而吉祥物“白海豚”頭頂的三朵小水花,同樣代表三地文化特性。談到吉祥物“可愛到發芽”的網上愛稱,劉平云笑稱:“一出來就有網友因為它噴出的三條小水柱,叫它‘可愛到發芽’,這個詞非常生動,我們也很喜歡。”
關注 · 廣州政府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