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心之火 穿越千年商都
越秀山上,鎮海樓前,珠江之畔,海心沙上,“海焰之靈”火種從廣州傳統中軸線到新中軸線一路飛揚,50組68位火炬手和無人駕駛汽車沿著11.6公里長的傳遞路線一路前進,穿越廣州2200多年的歷史根脈與未來圖景。11月2日上午,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五屆運動會火炬傳遞廣州站圓滿舉行。
十五運會火炬傳遞廣州站以“千年羊城 新彩廣州”為主題,從城市起源圖騰——五羊石像到近代歷史印記——海珠廣場,從體育冠軍搖籃——廣東省二沙體育訓練中心到城市客廳——海心沙,立體展現廣州“老城市新活力”的傳承與創新,彰顯廣州在推進中國式現代化進程中,錨定“排頭兵、領頭羊、火車頭”標高追求,奮力開創高質量發展新局面的使命擔當。

第20棒火炬手組合與第21棒火炬手曾小敏擺出整齊造型向沿途市民展示火炬。
起跑
嶺南文化體育精神深融合
奧運跳水冠軍擔綱第一棒
火炬傳遞以越秀山鎮海樓為原點,上午9時30分,起跑儀式在展現嶺南文化與體育精神深度融合的《五羊薪傳 燃動千年》展演中拉開序幕,5位來自不同項目的廣州運動員代表依次亮相。

廣州站火炬傳遞起跑儀式在鎮海樓舉行。
剛剛代表廣東隊勇奪十五運會男子水球冠軍的運動員高英倚舉起十五運會廣州首金向大家展示,“我是高英倚,廣州水球運動員,這是廣州首金,我為家鄉而戰!”現場掌聲雷動。
國旗護衛隊員邁著矯健整齊的步伐,護衛國旗入場,全場奏唱國歌。火種護衛們護送火種燈入場,用引火棒點燃采火棒。隨后,火種盆和第一棒火炬相繼點燃。
第一棒火炬手——雅典奧運會男子雙人10米跳臺冠軍楊景輝接過火炬后高舉展示,緩緩向鎮海樓下跑去。到達鎮海路后,他將火種傳給第2棒火炬手劉偉強。楊景輝傳遞完火炬后興奮地說:“非常激動!心情久久不能平復!”楊景輝是廣州市培養的第一位奧運跳水冠軍,他說作為土生土長的廣州人,能夠在廣州站舉起第一棒火炬意義非凡。“十五運會由粵港澳三地首次聯合舉辦,廣州站火炬傳遞以鎮海樓為起點,途經五羊石像、海珠廣場,從傳統中軸線到新中軸線,迎著太陽升起的方向奔跑,火炬手將生生不息充滿希望的奮斗精神傳遞給廣大市民。”

奧運冠軍楊景輝在廣州站舉起第一棒火炬。
接棒第2棒的劉偉強是享譽華語影壇的導演、攝影師及制片人,此次擔任十五運會和殘特奧會開幕式總監制。首次作為火炬手高擎火炬奔跑,他感到十分開心和光榮,“昨晚興奮得睡不著覺,但精神依然很好”。對于即將舉行的十五運會開幕式,他和團隊已經精心準備了一年多。“希望大家看完開幕式后,在集體共鳴里感受向上的力量,點亮我們的中國夢。”
第3棒火炬手是廣州美術學院教授、十五運會和殘特奧會視覺設計團隊負責人劉平云,備受廣州市民喜愛的吉祥物“喜洋洋”“樂融融”就是他和團隊的作品。“‘喜氣洋洋,其樂融融’,希望大家更多關注十五運會和全民健身。”
劉平云沿著越秀山上的明代古城墻,將火炬傳遞到五羊石像廣場下方,交棒給第4棒火炬手——南方電網首席科學家、中國工程院院士饒宏。“作為能源電力的科技工作者,參與十五運會火炬傳遞,感到非常高興。”饒宏說。

劉偉強(右)與劉平云正在進行火炬交接。
越秀山五羊石像及周邊是第5至8棒火炬的傳遞區域,71歲的廣彩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翟惠玲擔任第5棒火炬手,她高舉火炬奔跑的矯健身姿充滿活力,“有幸擔任火炬手,今后我要把非遺傳承的工作做得更好!”
第6棒火炬手“滑板女孩”曾文蕙是中國隊亮相奧運滑板項目第一人,也是中國隊首位進入奧運滑板決賽的運動員。她說自己是第二次擔任火炬手,“我是廣東人,在家鄉擔任火炬手十分榮幸也更激動。希望能夠以最好狀態參加十五運會的比賽,拿下好成績。”
外賣女騎士蘇金姬是第7棒火炬手,她激動地說,“我的工作每天都在奔跑,但平時奔跑是為了我自己和顧客,今天奔跑是代表廣州新業態人員在跑,意義大不一樣!”
第8棒火炬手、中國戲劇梅花獎得主李嘉宜在完成傳遞后,立即融入五羊石像下老中青少四代同臺的《南國紅豆》演出中,現場市民送上熱烈的掌聲。
傳遞
體育界火炬手占比近三成
無人駕駛車成廣州站亮點
無人駕駛車輛深度參與,是十五運會火炬傳遞廣州站的亮點之一。從承載廣州千年歷史底蘊的越秀山出發,十五運會火炬由現代科技接力傳遞。
從越秀公園西門至二沙島廣東體育館,沿著越秀區解放路和沿江路6.8公里的路途,火種護衛們護送火炬乘坐無人駕駛汽車在人群的歡呼聲中出發。記者看到,無人駕駛車輛全程速度十分穩定。車內,火種護衛隊成員全神貫注手捧火種。車隊全程基本以30公里/小時左右的速度前行,在其中一段路程略有加速,一度達到42公里/小時。“特地來看看,很新鮮。”在解放南路,觀看火炬傳遞車隊的市民王女士說。
無人駕駛車隊途經中國大酒店、南越王博物院、海珠廣場、天字碼頭等重要地標,呼應了廣州“老城市新活力”的發展命題,更直觀展現了廣州的科技創新實力。
廣州站火炬手選拔充分體現廣泛性、代表性原則。其中,體育工作者和運動員代表占比約29%。廣東體育館是無人駕駛車輛將火炬送達二沙島后,第9棒火炬手的起跑點。火炬手是現役中國男籃隊長趙睿,他是由廣東培養的一位中國男籃中生代杰出球員。“十五運會是我第二次代表廣東隊參加成年男籃的角逐,今天能擔任火炬手心情很激動。不僅代表我個人,還代表了中國男籃和廣東男籃這兩個大集體。”趙睿說,“我希望能把金牌留在家門口。希望這次我和隊友們能盡全力把這塊金牌拿下來!”
二沙島沿途觀看火炬傳遞的市民掌聲、助威聲此起彼伏,市民以洋溢的熱情為十五運會火炬傳遞加油助威,表達了“迎全運 愛廣州”的喜悅心情。70多歲的市民黃阿姨興奮地表示,她在2010年廣州亞運會時曾經當過群眾志愿者,對廣州舉辦大型體育賽事特別有感情,特意一大早就來到二沙島首棒接力的點位等候為趙睿加油。
作為中國首位舉重項目奧運金牌獲得者,曾國強擔任第37棒主火炬手,領銜贊助企業方陣。他說,這是自己第二次參與火炬傳遞,第一次是2008年北京奧運會,當時他在人民北路傳遞,這次在二沙島,二沙體育訓練基地是他成長的地方,在這里參加火炬傳遞,分外親切。“當火炬手是一生的榮譽,要把運動員的頑強拼搏和體育精神傳遞出去。”這一方陣共7名火炬手,接棒時,大家合力擺出一個鮮花綻放的造型,剛好吻合十五運會火炬“綻放”的名稱,和下一棒交接的時候,又擺了一個“拱手”的造型,恭送下一棒火炬手接力前行。
激情
“城市合伙人”組隊傳火炬
“南粵英才”期待精彩賽事
辦賽事就是辦城市,廣州“城市合伙人”計劃創新資源協同模式,吸引海內外優質企業深度融入城市發展。此次由廣州“城市合伙人”標志設計者、廣州美術學院教授曹雪領銜,與6位來自各行各業“城市合伙人”代表組成團體火炬手,既是廣州高質量發展的參與者,更是廣州活力創新、開放包容的營商環境與蓬勃向好經濟生態的生動寫照。為了跑好這一棒,“城市合伙人”團隊此前排練磨合了很多次。曹雪說,“雖然大家來自多個行業,但全運會把大家聚在一起,為這座城市賦能出力。”
香港科技大學(廣州)校長倪明選作為科技工作者代表,擔任第28棒火炬手,在二沙島晴波路完成火炬傳遞。倪明選說,能夠代表港科大(廣州)這所新型研究型大學參加火炬傳遞,感到非常榮幸和興奮。他說,港科大(廣州)倡導“全民運動”,除了科研做得好,學生們也都很熱愛運動。學校聚焦打造國家最需要的學科,自主自立地培養人才,尤其是高端的科技人才。“我對所有學生都講一句話,除了科研要做得好,更重要的是培養健康的身體,學校也是一直這樣在做的。”

倪明選(右)與Denis Bastieri交接火炬。
在二沙島星海音樂廳旁,廣東省文聯專職副主席、廣東粵劇院藝術總監、粵劇表演藝術家曾小敏完成了第21棒的接力。“此刻仍是激動難平,這一路火炬傳遞,道路兩旁滿是熱情的市民,大家齊聲高呼加油,令人心潮澎湃。我真切地感受到,這是一場實實在在的力量傳遞。這種傳遞,比以往任何一次登臺演出,都更讓我熱血沸騰。我切切實實地體會到了薪火相傳的厚重質感。期待把這份力量融入工作與生活,助力我們的傳統文化邁向更加美好的未來。”曾小敏說。
“粵韻飛揚,廣州加油!”來自廣東粵劇院的同事們紛紛自發來打氣加油。“我們一起用實際行動展現廣州文化體育魅力。”市民張南明不到9時就在二沙島找到了觀賞火炬傳遞的“最佳點位”,等待火炬手的到來。“我平時都會打乒乓球、游泳,今天還是打了一小時乒乓球才過來的。”她說自己特別喜歡廣州的群眾文化體育氛圍,這是她第一次觀看火炬傳遞活動,“我把家人都拉過來一起為火炬手打氣,一起感受廣州的活力。”
嶺南集團旗下中國大酒店行政總廚徐錦輝,擔任第33棒火炬手。“為了這個光榮的火炬傳遞任務,我每天練習保持狀態,同時也和團隊一起梳理了廣府美食展示的細節,希望借著火炬傳遞的契機,讓更多人通過我們的展演,感受到廣府飲食的匠心。以食為媒,讓傳統飲食文化借體育熱潮煥新,向世界呈現‘食在廣州’的煙火氣與鮮活感。”徐錦輝說。
第24棒火炬手劉芮君是“百萬英才匯南粵”的青年代表,今年夏天從清華大學畢業來到廣州工作。“擔任火炬手讓我倍感自豪,這份榮譽不僅對我個人意義重大,對所有像我一樣扎根大灣區、選擇廣州的青年而言,更是一份莫大的肯定與榮耀。”劉芮君說,廣州給了她不一樣的平臺,更給予了她超乎預期的機遇。希望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夠努力將自己的職業發展與粵港澳大灣區的融合發展戰略緊密結合起來,像手中傳遞的火炬一樣,繼續在這片熱土上發光發熱。她期待所有運動員都能以最佳狀態走上賽場,展現出最好的競技水平,共同呈現一場精彩紛呈的體育盛會。
收火
三地火炬手攜手完成傳遞
文體界代表聯袂唱響會歌
廣州站火炬傳遞臨近尾聲也迎來了高潮,來自澳門、香港和廣州的三位火炬手代表粵港澳三地攜手傳遞最后幾棒,體現大灣區深度協同。第48棒火炬手的KNJ(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何敬麟是祖籍廣州的澳門人。“能夠作為十五運會火炬手,我感到非常光榮!”何敬麟激動地說,此次在廣州參與火炬傳遞意義非凡,同時也對十五運會的成功舉辦充滿期待。何敬麟說,每一場賽事都極具看點,希望廣大觀眾合理安排時間,走進粵港澳不同城市,在觀看賽事的同時,領略各地的城市風光。未來,他計劃在體育、青年、文化、旅游等多個領域,推動大灣區城市間開展更多聯動合作,讓體育精神在多元交流中得以延伸和發揚。
香港霍英東集團行政總裁霍震寰擔任廣州站第49棒火炬手。他說:“作為廣州站最年長的火炬手,我感覺到非常榮幸!”霍震寰表示,十五運會由粵港澳三地聯合舉辦,希望借此契機推動三地在體育、文化等領域開展更多交流合作,實現更好發展。當被問及對賽事的期待時,作為香港武術聯會會長,霍震寰對武術項目尤為關注。他專門提到此前在南沙舉辦的武術項目比賽,并表達了對香港隊取得優異成績的殷切期望。
在海心沙星光大道上,霍震寰將火種傳遞給第50棒火炬手、小鵬汽車董事長、CEO何小鵬。兩位企業家搭肩靠在一起,張開手臂、單腿站立,擺出一個含有二人名字,又充滿美好寓意的姿勢“大鵬展翅,聲震天寰”。
何小鵬完成最后的傳遞并點燃收火盆,他用“興奮、自豪,這是可以吹很久的牛”來形容心情。何小鵬認為,擔綱最后一棒代表了一種信任、一種責任,也代表了一種期盼。他分享了在廣州發展的感受。“我成長在廣州、成長在大灣區,廣州給了我這個舞臺,允許我們拼、闖,讓我小有成就。我們有責任、有義務去讓廣州做得更好。”他說,“期望將來有更多的合伙人加入廣州、參與廣州、貢獻廣州,把廣州建設得更美好!”
收火儀式上,隨著廣東實驗中學合唱團演唱的《海闊天空》響起,火種護衛們護送火種燈離場。廣州音樂人代表廖寰與多位體育健兒聯袂唱響十五運會會歌《氣勢如虹》,廣州站68位火炬手齊聚海心沙,十五運會火炬傳遞廣州站圓滿完成。
關注 · 廣州政府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