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9日晚,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五屆運動會開幕式在廣東奧林匹克體育中心盛大舉行。
開幕式分體育儀式和文藝展演兩個環節。其中,在體育儀式環節,共有37個代表團的裁判員、運動員入場;文藝展演則以“圓夢未來”為主題,分為“同根同源”“同心同緣”“同夢同圓”三大篇章。
開幕式的大部分節目由粵港澳三地聯合完成,將粵劇、詠春、麒麟等經典嶺南文化元素與廣繡、廣琺瑯、嵌瓷等非遺符號有機融合,現場還有獨具嶺南特色的花窗、芭蕉葉、燈籠等圖案元素,詮釋了“既嶺南又動感”;更有機器人登場,帶來“古今結合”的精彩節目,打造出一場視聽交融的文化盛宴。

演員在開幕式前進行暖場表演,戲劇裝扮十分吸睛。

暖場表演《忠誠本色》震撼全場。
01
粵港澳三地同步升國旗
開幕式上,廣東、香港、澳門三地同步升起五星紅旗:廣東在開幕式現場,香港在金紫荊廣場,澳門在金蓮花廣場,彰顯“一國兩制”在新時代下的新發展及粵港澳兒女的國家認同感。
在運動員入場環節,粵港澳三地代表團首次聯合,組成一個方陣亮相入場,體現粵港澳體育健兒攜手弘揚中華體育精神,共鑄時代榮光。

11月9日,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吉祥物“喜洋洋”和演員入場。

場內舞者表演熱情洋溢,充滿運動激情。
02
“小醒獅”木棉花盡顯特色
本次儀式標兵的服裝采用萌萌“小醒獅”造型,每名儀式標兵頭上都有毛茸茸的醒獅頭飾,衣裙有鮮明的傳統文化元素,手上拿著繡球花,更好地呈現這群大學生的青春活力。
引導員服裝則以木棉花為原型,采用現代禮服短裙進行創新設計,并融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廣繡在云肩處繡制代表廣東、香港、澳門三地的木棉、洋紫荊、蓮花紋樣,與由廣繡元素設計而成的引導牌互相呼應,盡顯嶺南文化風韻。

表演服裝融入創新設計。
03
地區代表性音樂聲作引導
與以往運動會用同一首《運動員進行曲》作為背景音樂不同,每個代表團都在高度具有該地區代表性的背景音樂聲中走入會場。這對儀式標兵的歡迎動作和引導員的步速都有很高要求,他們要在音樂曲段里展示完該時長的動作。
《鴻雁》《茉莉花》《瀏陽河》……當音樂聲響起,無需播報員的提示,開幕式現場觀眾就能立即領悟到正在入場的是什么地區的運動員代表團。
04
冷煙花環保且安全系數高
為確保開幕式現場安全,又保持隆重儀式感,主創團隊經過幾輪專家論證,確定了使用“冷煙花”的方案:通過低溫燃燒經過特殊配比制成的金屬粉末產生明亮的火花,達到傳統煙花的燃燒效果,但溫度遠低于傳統煙花燃燒可達到的上千攝氏度,相對安全,而且環保。主創團隊在場館上方多個高度進行測試,不斷調整細節,確保能呈現最好的視覺效果,又保障冷煙花燃燒后不會掉落在演員身上造成安全隱患。
05
“水”元素在場內“造出一片海”
粵港澳大灣區的城市均臨海靠水、因水而興,有“水為財”的說法,開幕式表演以水作為核心表達,水的元素以不同形式呈現貫穿全場,水舞臺更是應運而生,令人驚艷。在奧林匹克中心體育場,首次將同心圓與水面舞臺結合,借助環形水幕舞臺等前沿舞美技術,在體育場內“造出一片海”,“同心圓”意象與體現嶺南特色與海洋文明的水舞臺靈動特質相融,營造出極具美學特質和哲學意蘊的藝術空間。

水的元素以不同形式呈現貫穿全場,水舞臺更是應運而生,令人驚艷。
06
智能機器人奏響青銅句鑃
開幕式上,千年青銅句鑃經過數字采樣樂音重現于世。開幕式前,主創團隊將南越王博物院的青銅句鑃“請”了出來,開幕式音樂總設計、作曲家舒楠敲響了青銅句鑃,技術人員盡可能地采集了所有角度、所有聲響。技術人員通過電腦與標準音440赫茲進行校準后,終于“復原”了青銅句鑃原音。
主創團隊用智能機器人來演奏青銅句鑃,敲出廣東音樂中的精品《彩云追月》的主旋律,上演跨越古今的對話。

智能機器人奏響青銅句鑃。
07
三地藝人共同演繹“圓夢未來”
開幕式上的音樂呈現是一場大灣區各地文化的深度交融:粵港澳聯合大樂團由廣州交響樂團、深圳交響樂團、香港管弦樂團、澳門樂團和民樂、電聲樂隊組成。這是首次在國內最高級別的綜合性體育盛會的開幕式上由粵港澳大型交響樂團擔綱演奏;芭蕾舞表演匯聚了廣州、香港的芭蕾舞演員;粵劇節目,也由三地粵劇藝術家汪明荃、曾小敏、麥曉柔聯手呈現。
08
大型“鰲魚”遨游半空
當一眾表演者以繩牽引鰲魚氣球靜悄悄出場的時候,正是館內表演轉場燈光漸熄之時,金色亮光打在鰲魚身上,如夢如幻。如今,鰲魚已成為嶺南的文化基因。此次出現在開幕式上的鰲魚,在保持傳統精髓的同時,采用低成本的鰲魚氣球,實現藝術性的同時又兼顧了“節約辦賽”。為實現這一段表演,主創團隊經過多次試驗,才確定了如何調配氣球中氮氣和氦氣的比例,確保鰲魚能夠長時間停留于半空中。

一條巨大的鰲魚空降現場,引起陣陣歡呼。
09
“花”元素貫穿全場
開幕式上嶺南文化元素創意滿滿,其中花的元素更是被運用得淋漓盡致,現場的近4000套服裝中,有2000多套服裝以花為靈感和元素。作為道具的花朵也貫穿全場:在水中綻放的花朵、旋轉中五彩繽紛的花朵、場館半空飄浮的巨型紅木棉……當400名演員背著代表本次運動會會徽的三色風車出現時,三色花朵齊齊盛放,彰顯粵港澳大灣區統一的嶺南文化不分家、協心同辦全運會的理念。
10
燈光效果展現中國舞臺裝備發展
開幕式首次在大型活動中架構超級全彩色光譜燈具及百臺超大功率激光矩陣,燈具均為廣州本土制造。當第七棒的三名火炬手接到火炬時,臺階上傾瀉而下“海水”,藍色燈光鋪上臺階上的“水”,并打亮穿透形成奔涌的浪花。三名火炬手踏浪而上,“海水”仿佛為他們開路,創意十足。整個開幕式的藝術效果在燈光的打造下完美呈現,彰顯“中國創造”“廣州智造”的強大實力和中國舞臺科技裝備的飛躍發展。

火炬手在水中交棒。
11
現場觀眾都能感受“C位”音效
主創團隊專為十五運會進行技術創新,專門設計了360度“均衡覆蓋”的擴聲系統,從音效上讓現場觀眾無論坐在哪個位置都能感受到“C位”的體驗;首次開發使用大型線陣列揚聲器系統營造沉浸式數字化專業級聲場,體現了中國在專業音響技術領域的領先實力。
12
創新主火炬點火方式
主火炬裝置名為“天海之冠”,以“天地人和,同心同向,鼎立中華”為設計寓意。在造型設計上,圓環裝置象征著“同心共圓,中華夢圓”,三根支撐柱既體現了中華傳統文化中“天地人”的哲學思想,同時也象征著粵港澳三地同心協力、共筑夢想的美好愿景。
十五運會開幕式點火儀式由來自粵港澳三地的3名火炬手點燃主火炬塔。璀璨的“電光水霧”沿主火炬塔圓環裝置亮起,圓環裝置垂直上升至預定位置,三根支撐柱旋轉形成三足支撐,組合成主火炬“天海之冠”。此時,十五運會開幕式主題歌《天海一心》響起,“電光水霧”的科技之火在十五運會主火炬塔熊熊燃燒。

單依純、周深在開幕式現場表演。

表演尾聲,木棉花開放在體育場內。
關注 · 廣州政府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