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就醫轉院 找福祉車
“以前最犯愁就是出入醫院,行動不便打車難,即使打到了車,上車落車也很不便。自從社區有了福祉車服務,很多難題都解決了。”廣州市越秀區珠光街居民羅姨說。羅姨丈夫司徒叔因患偏癱和白內障導致行動不便,今年羅姨幾次為司徒叔預約了社區福祉車,不僅實現家門口到醫院往返免費接送,還有社工陪同幫忙,讓羅姨十分感動。據悉,珠光街以廣舞臺社區為試點,打造了“醫路無憂,無礙出行”公益醫療服務項目,并將服務范圍逐步擴大到全街14個社區。截至目前,已累計服務社區群眾200余人次。

社區長者在體驗福祉車。
針對居民就醫痛點打造
珠光街是典型的老城區街道,高齡長者和殘障人士數量較多,他們當中很多都需要定期到醫院就醫。街道黨工委和各個社區黨委“主動問需”,黨員干部通過走訪網格,充分聽取群眾訴求,了解到轄內就醫不便群體較多,看病復診、轉診轉院就醫需求較大,決定依托廣舞臺社區轄內陽光城商圈黨群服務中心,引入專業醫療機構,在全省率先設立了“公益醫療救助服務站”,配備專業送醫“福祉車”,為居民提供轉運就醫、社區義診、健康科普等多元服務。
居民林女士坦言,行動不便的高齡老人就醫,不僅面臨“上下樓難”,還有“打車不易”。“我老伴中風后行動緩慢,出門得坐輪椅,雖然現在網約車很多,但很多時候哪怕司機到了跟前,看到有輪椅,寧可取消訂單都不肯搭客。所以不到不得已,老伴都不想去醫院。”
針對居民訴求,廣舞臺社區黨委主動聯系轄內愛心企業,定制了一輛帶有自動升降座椅的“福祉車”,該車由七座車改裝而成,中間座椅可實現上下左右移動,方便行動不便的人們。老人可以直接從路面坐到福祉車座椅上,上下車如同落座起身。此外,車上空間較大,還配備急救箱、輪椅。林女士表示,自從有了這項服務以后,老伴去醫院看病就省心多了。
和林女士老伴一樣存在就醫出行難的,還有肢體二級殘疾的司徒叔。他因中風偏癱行動不便,日常靠輪椅出行。司徒叔的老伴羅姨了解到社區有“無礙出行”福祉車公益服務,在居委會工作人員和社工的協助下預約了福祉車服務。羅姨說:“工作人員接到預約申請后,很快幫我安排,社工和志愿者來到5樓攙扶他下樓,并協助他坐上福祉車前往醫院,全程陪伴幫忙,后來又接他出院,我們都很感謝!”
九旬長者也能完成申請
“免費預約 請掃此碼”——珠光街公益醫療救助福祉車的車身上醒目地印著這幾個字,還附有小程序碼,行駛在社區中,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記者了解到,這項公益服務的服務對象包括:轄內享受長期護理險待遇的失能/半失能老人,持卡(證)肢體一、二級殘疾人,行動不便的低保、特困人員及獨居、孤寡、空巢、重殘等老人。服務注重實效,預約流程非常簡單,提前24小時預約即可,開通了“微信+電話+現場”三種渠道,滿足不同人群需要,社區93歲的婆婆也可以自己完成申請。
依托轄內的公益醫療救助服務站,專業社工和志愿者全程保障,家屬可以隨車陪同,實現從“家門口”到“診室”的全程守護。今年還新成立了“醫路同行珠光街陪診志愿服務隊”,通過志愿者的加入,進一步夯實陪診就醫出行服務的基礎,為居民提供就診向導、情感支持等服務。
這一創新模式不僅有效解決了行動不便群體的出行難題,珠光街更以福祉車服務為支點,聯動大型三甲醫院,創新開展醫療救援、就醫陪診、惠民義診、慈善市集、志愿幫扶等系列公益服務項目,讓居民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健康講座”“免費體檢”“專家義診”等醫療服務,累計惠及居民群眾2000余人次。
關注 · 廣州政府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