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千年商都綻放法治新光彩
法潤羊城,潮涌珠江。廣州,這座海上絲綢之路發祥地和改革開放的前沿之城,今再添“國字號”榮譽——“全國法治政府建設示范市”。法治,已成為廣州城市軟實力和核心競爭力的重要標志。
近年來,廣州堅持以習近平法治思想為引領,以爭創全國法治政府建設示范市為抓手,以創建促提升,以示范帶發展,系統推進全市法治建設提質增效。
廣州是全國唯一一個連續9次在中國法治政府評估中穩居前五的城市,獲評法治政府建設典范城市、中國營商環境標桿城市;政府透明度指數連續2年在全國參評地級市政府中排名第一,榮獲5項“法治政府獎”和11項“法治政府獎提名獎”,南沙區獲評首批全國法治政府建設示范區……一幅幅良法善治的錦繡畫卷正徐徐展開。
鋪陳依法行政底色
堅持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職能,把“法治元素”融入政府工作全過程、各方面。
用好“因地制宜”之筆,勾勒制度建設“主線”。全力推進法治建設“一規劃兩綱要”任務落地落實,出臺《廣州市高水平法治政府建設賦能高質量發展專項規劃(2024—2035年)》,謀劃“十五五”時期法治政府建設藍圖。圍繞重大戰略實施和城市發展定位,加強低空經濟、人工智能、城市更新等重點領域、新興領域、涉外領域制度供給。推進全運會賽事保障,推動制定《廣州市珠江游管理辦法》等小切口立法,為提升城市品位和塑造城市形象提供制度支撐。積極探索區域協同立法新路徑,與中山等四市共建水上交通安全管理協同立法機制?!稄V州市依法行政條例》獲評首屆“地方立法十大范例”。
用好“剛柔并濟”之筆,勾勒規范執法“實線”。持續深化執法規范化建設,推動提升行政執法質量三年行動計劃在廣州落實落地。落實行政執法“三項制度”,年度行政執法數據連續9年100%公示。扎實開展規范涉企行政執法專項行動,大力推行行政執法減免責清單制度等與創新創造相適應的包容審慎監管方式。推行“綜合查一次”清單制度及“亮碼入企”試點,讓執法既有力度又有溫度。
用好“責任閉環”之筆,勾勒立體監管“底線”。壓實黨政主要負責人履行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出臺黨政主要負責人年度述法工作辦法,“一把手”述法成為常態。發揮法治督察“利劍”作用,在全省率先出臺法治建設督察工作規定,落實法治政府建設年度報告制度,優化法治領域考核機制,更新法治督察專員庫,探索“法治督察+政務服務”新模式。深化政務公開,廣州市財政透明度5次在全國參評地級及以上市政府中排名第一,行政規范性文件統一發布平臺獲評全國法治政府建設“十大創新案例”。
提亮高質量發展成色
充分發揮法治固根本、穩預期、利長遠的保障作用,以高水平法治服務保障高質量發展。
擦亮法治化營商環境“金名片”。推動出臺《廣州市優化營商環境條例》《廣州市支持民營經濟發展條例》,制定《廣州市促進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發展壯大若干措施》等,構建系統完備的投資興業制度體系。“穗@i企”主動推送惠企服務超1500萬次,實現從“企業找政策”到“政策找企業”。廣州連續4年排名全省營商環境評價第一檔。
打通大灣區規則銜接“綠通道”。推動出臺《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粵港澳全面合作條例》以及《廣州市南沙區港澳專業機構和港澳專業人員執業實施辦法》等地方性法規和政府規章,全面服務南沙開發開放。廣州灣區中央法務區形成“一中心三片區”功能布局,已集聚境內外法務機構超500家,成為粵港澳法治合作新標桿。
逐浪涉外法治大協同“新藍?!?。在全國率先構建“聯席會議+專門機構+行業組織”三位一體的涉外法治協同機制,形成涉外法治大協同工作格局。廣交會“涉外法律咨詢服務港”連續5屆為百余國客商提供服務。建成首個中國企業“走出去”綜合服務基地,打造國際一流的企業跨境投融資一體化綜合服務平臺。廣州仲裁委體制改革順利完成,首創銜接域外仲裁規則的“3+N”仲裁庭審模式,獲評“涉外服務十佳仲裁機構”。
彰顯法治惠民暖色
發揮法治政府對法治社會的引領和帶動作用,用法治保障人民權益、增進民生福祉。
紓困解憂繪就和諧之美。率先完成行政復議體制改革,率先出臺行政復議先行化解工作指引,以行政爭議實質化解力促政通人和、取信于民。加強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推動出臺《廣州市矛盾糾紛多元化解條例》,成立市調解協會、市多元解紛中心,建設全域覆蓋的“專業調解矩陣”,打造“一個中心多站點聯動”運行模式。構建“四師兩員”矛盾調解體系,破解舊樓加裝電梯等民生痛點,以法治思維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
科技賦能繪就實干之美。推動出臺《廣州市政務服務條例》《廣州市數據條例》,建成“線上一網”“線下一窗”“熱線一號”互聯互通的服務矩陣,形成10分鐘政務服務圈。已落地國家“高效辦成一件事”重點事項30個,創新推出廣州特色“一件事”服務26項。廣州在全國一體化政務服務能力評估中連續5年穩居第一梯隊,12345政務服務便民熱線連續5年獲評全國政務熱線服務質量評估“A+”等級。
多維普法繪就創新之美。深入開展“八五”普法,用好全國首個地方城市法治頻道,建成全國首個地鐵普法風景線,成立全國首個“企業家法治觀察團”,“廣州普法”(新媒體矩陣)屢獲中國優秀政法新媒體獎。創設“法治直播間”,開辟“云端”普法、直播“帶法”新賽道,舉辦直播46場,觀看人數達807.7萬人次,引導群眾合法合理表達利益訴求,推動尊法學法守法用法在全社會蔚然成風。
關注 · 廣州政府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