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年內可供開發利用的產業用地面積超90平方公里
戰略性新興產業地塊面積過半
廣州的戰略性新興產業用地主要分布在哪里?全市各區能提供多大面積的產業用地?這些都成為投資者選擇在這座城市扎根發展時最為關心的問題。為打造全球企業投資首選地和最佳發展地,廣州市近日審議通過了《廣州市產業地圖》(點擊下載),為投資者送上了一份全方位的“廣州指南”,也是廣州首次推出如此大體量的綜合性產業地圖。
《廣州市產業地圖》全面梳理全市3~5年內可供開發利用的產業用地,共564個地塊、總面積超過90平方公里,覆蓋全市12個區(含空港經濟區),數量之多、范圍之廣,在全國均居前列,充分體現了廣州支持實體經濟發展的決心。同時,產業地圖將產業招商與項目落地相結合,根據產業發展導向推動土地精準供應和項目高效落地,重點支持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汽車與智能網聯汽車、智能裝備和高端裝備、生物醫藥、新能源和新材料等產業發展,方便招商工作“掛圖作戰、按圖索驥”,充分保障招商項目能切實落地。


廣州共梳理產業地塊564個
總用地面積9037.78公頃
“對于投資廣州的企業和企業家來說,他們最想了解的是哪里有產業用地,有哪些產業集聚。為解決信息不對稱的問題,我們結合‘十四五’規劃,以及重大產業導向進行了一次大盤點。”廣州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介紹。
為此,產業地圖對接全市“一核引領、兩極帶動、三港輻射、多點支撐”的產業空間格局,強化數字經濟核心區的引領作用,鞏固東部、南部創新產業驅動力,加速立體化樞紐港輻射帶動作用,以全市重點產業平臺和園區為核心,促進全市產業地塊圍繞沿江、東南部、西部產業帶布局,支撐全市產業空間格局構建。
《廣州市產業地圖》不僅對各區地塊信息進行了細化梳理,還詳細盤點了入駐龍頭企業信息,便于產業鏈相關企業集群集聚發展,可謂是送給廣州投資者的一份全方位“廣州指南”。
全市共梳理出產業地塊564個,總用地面積9037.78公頃(超90平方公里)。其中,中心四區(越秀區、海珠區、荔灣區、天河區)產業地塊合計87個,占全市產業地塊總數量的15.4%。除中心四區,其他各區(含空港經濟區)產業地塊總面積8535.96公頃,占全市產業地塊總面積的94.4%。其中花都區、南沙區、番禺區產業地塊面積最大,三個區產業地塊面積合計占全市產業地塊總面積的六成。
從地塊大小看,全市產業地塊平均規模為16.02公頃,相當于22個足球場大小,不過主要還是以10公頃以下地塊為主。其中,中心城區產業地塊平均規模最小,南沙區平均規模達到135.52公頃,遠超其他區,除了南沙區之外,全市其他區產業地塊平均規模為12.10公頃。
據統計,10公頃以下地塊386個,占全市產業地塊總數的68.4%;小于5公頃的地塊297個,占全市產業地塊總數的52.7%;大于100公頃的地塊16個,總用地面積3208.78公頃,主要位于南沙區、番禺區及花都區。
據統計,全市產業地塊以政府儲備用地為主,共463個,占全市產業地塊總數量的82.1%,用地面積8317.37公頃,占全市產業地塊總用地面積的92%。
全市產業地塊中,現狀已開工建設的用地面積合計2411.54公頃,占全市產業地塊總用地面積的26.7%;現狀未開工建設的用地面積合計6626.24公頃,占全市產業地塊總規模的73.3%。
其中,番禺區、南沙區、從化區、增城區、空港經濟區以增量用地為主,產業地塊中未開工建設的用地面積占比該區產業地塊總面積比重超過75%以上;越秀區、荔灣區、天河區以存量用地為主,產業地塊中現狀未開工建設的用地面積占該區產業地塊總面積比重不足50%。
亮點逐個數
越秀區:現代服務業為主導,越秀中央商務區發展金融、商務服務
荔灣區:白鵝潭商務區產業地塊面積占全區產業地塊面積超九成
海珠區:廣州人工智能與數字經濟試驗區琶洲片區最搶眼
天河區:金融城、天河智慧城以及天河智谷片區成發力重點
白云區:白云新城、白云湖數字科技城及周邊片區面積占比近四成
番禺區:廣州南站商務區重點發展人工智能、商務服務
黃埔區:中新廣州知識城地塊面積占比多
南沙區:先進制造業、現代服務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各有側重
花都區:汽車產業基地用地面積占比超三分之一
從化區:太平片區發展商務服務,明珠工業園發展智能裝備、都市消費工業
增城區:東部交通樞紐中心商務區發展現代商貿服務、現代物流服務等
空港經濟區: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航天航空、現代物流服務、生物醫藥等
產業地塊以園區為主
占全市產業地塊總數量超七成
全市重點產業平臺(園區)內的產業地塊共有405個,占全市產業地塊總數量的71.8%,用地面積7855.07公頃,占全市產業地塊總用地面積的86.9%。這些產業平臺(園區)最大的特色就是地塊面積大,以便于產業鏈相關企業的集聚。
除空港經濟區以外,廣州國際科技創新城、廣州番禺智能制造產業園、南沙樞紐現代服務業集聚區、南沙大崗先進制造業片區、花都汽車產業基地、花都人工智能和數字經濟產業基地、花都大道新興產業集聚區、花都臨空高新科技產業基地、花都軌道裝備產業基地、從化經濟開發區(明珠工業園)等十個產業平臺(園區)的產業地塊面積超過200公頃,十大平臺內產業地塊總面積達4024.06公頃,占據了全市產業地塊總用地面積的近乎一半(44.5%)。
戰略性新興產業地塊面積
占產業總用地面積最多
為便于產業地塊開發利用和招商需求,《廣州市產業地圖》對全市地塊進行了分類統計說明,既梳理了全市重點產業平臺,同時按照現代服務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先進制造業進行分類歸集,并對市重點發展的新一代信息技術、新能源汽車與智能網聯汽車、智能裝備和高端裝備、生物醫藥、新能源和新材料產業地塊分別進行了梳理歸集,方便招商工作“按圖索驥”。
當前全市產業地塊按照主導產業方向,分為現代服務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和先進制造業三類。其中,以現代服務業為主導方向的展業地塊數量最多,以戰略性新興產業為主導方向的產業地塊面積最大。
具體來看,以現代服務業為主導方向的產業地塊共254個,總用地面積2609.11公頃,約占全市產業地塊總用地面積的三成,主要發展商務服務、科技服務、現代物流服務、文化旅游服務等。
以戰略性新興產業為主導方向的產業地塊共225個,總用地面積4413.15公頃,約占全市產業地塊總用地面積的一半左右,主要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智能與新能源汽車、生物醫藥與健康等。
以先進制造業為主導方向的產業地塊共85個,總用地面積2015.53公頃,約占全市產業地塊總用地面積的五分之一,主要發展智能裝備、高端裝備、汽車制造、都市消費工業等。
從各區分布來看,越秀區、荔灣區以現代服務業為主導的地塊占比最高,均達到約90%。海珠區的戰略性新興產業為主導的地塊則占比最高,同樣達到近九成,番禺區緊隨其后,占比約80%。先進制造業為主導的產業地塊占比最高的是花都區,其次則是南沙區。
產業地圖還針對每個區的產業用地情況進行了梳理,以白云區為例,地圖盤點了白云新城總部經濟集聚區、廣州民營科技園、白云湖數字科技城、廣州時尚之都、廣州設計之都等九大重點產業平臺,每個產業平臺的面積、擬發展產業、權屬情況都一目了然。
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地塊
占產業用地總面積超五成
全市以工業為主導方向的產業地塊,包含先進制造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中制造業為主的產業地塊(數字創意產業、新一代信息技術中的軟件信息服務業除外),占全市產業地塊總數的一半以上(53%),用地面積占全市產業地塊用地面積的超七成,主要分布于空港經濟區、廣州民營科技園、廣州國際科技創新城、花都汽車產業基地、花都人工智能和數字經濟產業基地、花都軌道裝備產業基地、大崗先進制造業片區等。
從重點產業的空間布局看,可用于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的產業地塊占全市產業地塊總用地面積超五成,主要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云計算、大數據、工業互聯網等產業,主要分布于天河區、黃埔區、白云區、番禺區、花都區和從化區。
可用于發展新能源汽車與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地塊10平方公里以上,主要分布于花都區、番禺區、南沙區。
可用于發展智能裝備和高端裝備產業地塊近40平方公里,主要發展智能裝備制造、軌道裝備制造、航空航天、電氣機械和器材制造等,主要分布于花都區、番禺區、從化區和白云區。
可用于發展生物醫藥產業地塊面積約7.5平方公里,主要分布于荔灣區、白云區、黃埔區及空港經濟區。
可用于發展新能源和新材料產業地塊約3平方公里,主要分布于黃埔區、番禺區、花都區及從化區。
對于戰略性新興產業和先進制造業而言,連片的土地更有利于相關產業的集聚。據統計,全市大于1平方公里的產業地塊共16個,主要分布于番禺區(3個)、花都區(5個)、南沙區(5個)、白云區(2個)和空港經濟區(1個)。
關注 · 廣州政府網